待眾人正打算要起來生活造飯之時,可不知為何,突然起了風沙。一時間,黃沙漫天,遮雲蔽日,眾人無奈又只好回了營寨。

就在這時,危險來臨了。

三路漢軍,已經按照昨夜的部署全部到位,此時又藉著這漫天的風沙無聲無息的接近了部落。當第一個匈奴人看到從風沙裡走出來的漢軍時,還以為自己碰到了傳說中的惡鬼。

一時間,只聽得這漫天的風沙裡到處都是慘叫聲,直到這個時候,部落裡的匈奴人才漸漸有了反應。

待他們拿著兵器衝出帳外的時候,一切已經晚了。

此時在他們眼前的是,越來越多的漢軍騎兵。那群人隨著風沙一同而來,眼中彷彿冒著綠光,如同幽靈一般。

漢軍將士們在大漠裡吃了兩個來月的風沙,受了那麼多的苦,如今好不容易找到發洩口了,自然不會手下留情。

於是,或數十人,或數百人作為一個作戰隊形,在這匈奴的王庭內來回衝殺,如入無人之境。而匈奴人一絲準備也沒有,就如同被砍白菜一樣,瞬間被殺上了上千人,而且傷亡還在不斷的增加。

在王庭內,自然還是有比較清醒的人的,比如說左谷蠡王.烏鐸,就是匈奴高層中比較清醒的人之一。當他聽到廝殺聲之後,急忙奔出帳外,並迅速召集了幾十名族人慾與反抗。

不過當所有人都在遭受屠戮,或者投降時,這麼扎眼的行為,自然就成了漢軍眼中首要除掉的目標。結果當然並沒有改變什麼,倉皇之舉又有幾分成效呢?還不等他準備妥當,就已經被簇擁而來的漢軍殺死了。

而那名從右賢王部落僥倖逃出,後來在大漠裡狼狽奔逃了將近兩個月,才回到這裡的犁汙王。

下場自然也不是太好,他本以為自己如今已經到達王庭了,應該已經徹底安全了吧?可是終究還是,逃不過那命運的圓輪。他本人在完成了他的使命之後,終於還是變成了漢軍的刀下亡魂。

有了多次逃跑經驗的巫魯魯,確實這群人中當下比較幸運的一位。

在聽到帳外的殺喊聲之後,雖然不願意相信,但他的理智告訴他,肯定是漢軍已經殺過來了。於是乎,也顧不上三七二十一,拉上身旁的一堆不知道是誰的人,就往外突去。

巫魯魯最終再一次的證明了,他那逃跑健將的確非浪得虛名,即使如此這般的危險,最終,還是被他逃了出去。

不知過了多久,當那巫魯魯徹底逃出來之後,發現偌大的部落,逃出來的只有自己和身邊數百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女人和老弱病殘,青壯人幾乎沒有。

巫魯魯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如此的絕望過,哀莫大於心死。他再也不想折騰了,也沒有力氣折騰了,只想著安安穩穩的過完剩餘的這生。

漢人滅了他的族,滅了他的國,向漢人投降時萬萬不可能的,於是帶著這數百名失魂落魄的族人,繼續向北投奔了高原上的鮮卑人。

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這一群人,在這悲涼的歌聲中,漸漸消失在了北邊的天際裡。

數年後,鮮卑族大人.軻比能,為了討好曹魏,將巫魯魯殺死,並將其項上人頭送往了洛陽。

當然這是很久之後所發生的事情了。

......

終於,這一戰隨著黃沙的停息,也徹底落下了帷幕。

此戰,徹底殲滅了匈奴王庭的有生力量。戰中犁汙王和左谷蠡王.烏鐸被殺,匈奴大單于.師弘邪,右谷蠡王被俘獲。被俘獲的還有,王庭家眷二百餘人,萬騎長三人,都尉、千騎長數十人,百騎長等更是不計其數。

騎卒三萬餘人,人口三十餘萬,牛羊牲畜上百萬口。當然還有那匈奴部落中,象徵著無上權威和榮耀的王旗。

而反觀漢軍這邊的損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對於漢軍來說,這是一場徹底的完勝。

曹彰完成了一件前無古人之舉,自此,團聚在華夏北部五百餘年的匈奴,徹底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

而此功,屬於曹彰,屬於陳泰,屬於夏侯玄,也屬於已經死去的張郃,更屬於千千萬萬參戰的將士們。

這一戰,漢軍用他們的英勇再次向世人,向大漢周邊的屬國和部落們嚴明瞭,“有膽敢明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但匈奴的徹底滅亡,並不代表著,北方草原騎士的徹底消亡。當一個矛盾被解決後,就會出現新的矛盾,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同樣匈奴滅亡了之後,自然會有替代的“匈奴二代”出現,繼續成為華夏北方的威脅。

當然,此時遠不是想這些的時候,當下最應該做的是慶功和班師回朝。

這是建安三十五年,公元230年,冬,十月二十三,發生在大漢邊境,北漠.烏梁素海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