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黃初五年,公元239年,春,正月初八。

新春剛過的帝都洛陽城,再次全城縞素。而去世的這個人,絕對當得起這樣的待遇,因為他是如今的百官之首,丞相.鍾繇。自此,建安年間以曹操、鍾繇、荀彧為首的朝廷三巨頭,徹底終結。

鍾繇,字元常,豫州潁川人。其創立的一手楷書,更是出神入化,其在書法、文學上的造詣更是登峰造極,在當世之中,沒有一個人可以與其比肩的。

他出身高貴,乃是潁川名門鍾氏。

鍾氏一族以世代擅長刑律而著稱,其祖上鍾元,在西漢時期,就官至尚書令,並領九卿之一的廷尉。其祖父鍾皓,在東漢時期,以詩律教授門徒千餘人,並且多次拒絕朝廷的徵召。

其幼年時便相貌不凡,聰慧過人,後來舉孝廉出身,並陸續擔任尚書郎、陽陵縣令、廷尉正、黃門侍郎。後來逢大將李傕、郭汜二將專權,把弄朝政。鍾繇謀劃協助獻帝逃出長安,成功東歸洛陽。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鍾繇遇到了小他三歲的曹操,和小他更多的荀彧,三人一見如故,相知相親數十年。隨後,他們一同輔佐漢室,挽漢室於風雨飄零之中。

後來,鍾繇以侍中的身份,領司隸校尉,鎮守關中數十年,頗有功績。官渡之戰時,他派送數千戰馬於前線;大敗郭援;威震關中;遷民洛陽......等等,都是出自於他的手筆。

建安二十八年,他更是以年過古稀七十六歲的高齡,率兵三十萬西征川蜀,併成功拿下了割地為王二十餘年的西蜀。僅用兩年不到的時間,便成功平定了西蜀。並且兵不血刃的拿下成都,使得劉禪俯首稱臣。

成為了繼曹仁之後,又一位有著滅國之功的大臣,更是因功被當時的漢獻帝,封為了太傅,位列三公,地位僅次於當時的魏王的曹操。

有人說,如果沒有鍾繇的幫助,曹操絕對不敢進位公爵,也不敢稱王,自然也就沒有了後來的大魏王朝。也有人說,如果鍾繇當時選擇的是幫助荀彧,那麼漢室再次復興,或許也將不再是難事。

只可惜,這世間沒有如果,鍾繇順應天時,最終選擇的是曹操這一方,他也成為了曹魏建立的奠基者之一。

當然曹氏一脈,也並沒有虧待於他,在曹丕繼位之後,更是封他做了百官之首的丞相,私下裡也更是以叔侄相稱。朝廷每每有事,也必會問策於他。他的幾個兒子都因為他,而被封了列侯。

甚至他的小兒子鍾會,鍾士季,今年不過也才區區二十六歲,就已經是益州刺史,成都侯,鎮西將軍等諸多官職於一身的,正三品的實權封疆大吏了。

自此,曹操留給曹丕的一文一武兩位老臣,在曹丕繼位後的第五年,都身故了。好在此時的天下,已經沒有了戰亂,正在蒸蒸日上的向前發展,鍾繇也算是沒有後顧之憂的,含笑九泉了。

如果真要說他有什麼未完成的心願,或者不甘心的事情的話。應該是他會怨恨自己沒

(本章未完,請翻頁)

有多活幾年,好好看看這自己辛苦打拼下來的江山吧。

......

春節剛過後不久的正月初七,皇帝曹丕就帶著太子曹睿,親自來府上看望鍾繇。那個時候的鐘繇,精氣神竟然還恢復了不少,並且信誓旦旦的對曹丕說道,“多謝陛下關心,老臣又熬過了一個冬天,過不了幾日,應該就可以上朝了,老臣又能為我大魏朝再效力幾年了。如今我大魏朝蒸蒸日上,老臣還想多活幾年,看看這太平盛世呢。”

想想那日的談話,還清晰的在耳邊環繞。可沒想到,昔日一面,再見竟然是天人永別。

按照朝廷大魏律的規定,正月初一到正月十六,朝廷以及各州府的官員們都輪番休沐,止到正月十七才正式上工。所以,皇帝.曹丕還打算著在正月十五這天,邀約鍾繇進宮來賞花燈吃酒呢,可終究人算不如天算。

正月初八的這一天清晨,曹丕晨起之後剛打算用膳。可就在這個時候,小黃門慌慌張張的近前來,低聲稟報道,“啟稟陛下,成都侯.益州刺史鍾士季前來拜見。”

曹丕一聽這個,心中頓感不妙,可還是強行壓下心中的驚懼,揮手示意讓小黃門引領鍾會進來。

而曹丕看到鍾會的第一眼,就知道自己的心中猜想應驗了。

只見那鍾會面容憔悴,依稀還有淚痕,見到皇帝曹丕之後,叩頭便拜,嚎啕大哭道,“啟稟陛下,我父昨夜三更病重,已經去了。”

曹丕聞言之後,蹭的一下站起身來,臉色刷的一下變得蒼白。剛剛想要說些說什麼,可還沒等說出來,整個人就向後倒去。一旁的小黃門手疾眼快,急忙衝上去扶住了曹丕,才使得的不至於摔倒在地。

“太醫,太醫正,快傳太醫正。”

鍾會見狀,也急忙衝上前去,並大聲呼喊道。並急忙將曹丕摟在懷裡,一把向他的人中處掐去。良久之後,曹丕大喊一聲才緩神醒轉來。他睜開眼睛之後,才發現自己已經躺在床上了,太子、甄皇后、鍾會、太醫正等人都圍在了床邊,跪倒了一片。

穩了穩思緒,曹丕緩緩開口說道,“你們不用擔心,朕只不過是一時急火攻心,沒緩過氣兒來,如今已經好多了,都下去吧。太子和士季留下即可。”

待眾人都離去之後,曹丕才不緊不慢的說道,“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