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祀自然知道這其中的厲害關係,接著坦然說道,“這是範大人的分內之事,董某自然不會怪罪。不過也請範大人放心,朝廷和陛下那裡,我自會親自去請罪解釋。”

這是發生在幷州.新興郡的一件小插曲。

其實早在新興太守.範忠來找董祀之前,兗州刺史府的參奏他邸報,早已經飛入洛陽了。而且他一路上所經過的上黨、太原等諸郡的邸報也已經傳到朝廷了。

只是董祀本人,暫時還不知道罷了,不過這些倒在他的預料之中。而且他自己也知道,恐怕不待自己返還陳留,就會被捉拿了。

董祀自然也知道自己擅離職守,從兗州前來幷州的事情非同小可。

所以早在他出發之前,就已經將相關的事宜,以邸報的方式告知了刺史府,並一同發往洛陽。只可惜他所不知道的是,刺史大人卻藉機參了他一本,而他那分發往洛陽的邸報也被攔截了。

事情也果如他所料,在董祀離開新興郡南下返還的時候,剛剛進入司隸河南郡境內,就已經被因功遷任司隸校尉的崔琰,派兵給捉拿了。並且不由分說,直接給關押到了洛陽城的大牢之內,這卻是董祀所沒有料到的。

因為無論如何,現在的事實是,董祀不奉朝廷詔令便離開兗州

(本章未完,請翻頁)

,前往新興郡。而此時兗州正在準備農忙之事宜,他作為兗州別駕併兼任行典農都尉,擅離職守自然也就耽誤了朝廷的農事。

董祀知道,即便是自己提前發了邸報,但畢竟是有為朝廷詔令,所以被被斥責甚至貶官都是正常的。可是一聲不響的就被關進大牢,卻有點兒不合乎常理了。

當然,他並不知道他自己寫往朝廷的那份邸報,並沒有到達洛陽。

這個訊息,很快也就傳回了陳留郡,蔡文姬自然也就知道了。聽聞到這個訊息之後,她即刻前往洛陽,為自己的夫君求情。

而此時,任城王.曹彰遠在長安,江陵王.曹植也在千里之外的荊州,找他們二人求情,顯然不現實。現如今他只能親自前往洛陽,去向自己的子恆哥哥,也就是皇帝.曹丕求情了。

董祀雖然深得曹氏三兄弟的喜愛和器重,而且又是蔡文姬的夫君。

可如今新朝剛立,而作為兗州別駕行典農都尉的他,不奉朝廷之令便擅離職守,肯定也是死罪。

而經過廷尉府的一番審訊之後,董祀對自己的所作所為供認不諱了。如今事實擺在眼前,即便是曹丕想要庇護於他,恐怕也很難了。無奈之下,對於廷尉府按照大魏律,對董祀判決的斬首之刑,也只能點頭認可了。

蔡文姬在趕往洛陽的路上,便也聽聞了朝廷的判定。

她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的夫君,只不過是北上新興,做了一個弔唁,如今卻要身首異處。

雖然有先斬後奏之嫌,可這實在有些不合常理,更何況自己的夫君,在當初新興血戰的時候,是有立下汗馬之功勞的。

想到這裡蔡文姬,加快速度,馬不停蹄的向洛陽奔去。終於,在董祀臨刑的當天早上,蔡文姬趕到了目的地。

洛陽的倒春寒,比起寒冬臘月,絲毫不遑多讓。

此時,救夫心切的文姬,也顧不上儀容不整,剛到洛陽,便匆匆忙忙的向皇宮趕去。

此時,洛陽皇宮之內,朝會剛剛散去。皇帝.曹丕正在召集一幫重臣們,於昭陽殿商議國之要事。

眾人剛剛落座,便聽得門外有宦者來報,說董祀之妻蔡文姬在宮外求見陛下。

曹丕和殿內的眾人,自然知道蔡文姬此番前來的要義。

可一邊是國法,一邊是親情。

曹丕正是因為不知道,應當如何面對自己這個文姬妹妹,所以才想著快刀斬亂麻,儘快的將董祀處決。

可沒想到自己的這個文姬妹妹,竟然這麼快就趕到了洛陽。

曹丕本意是不想在這個關鍵的時候見她,可是如今自己的文姬妹妹,不懼嚴寒奔波了四百餘里,從陳留趕到了洛陽,於情於理都還是要見一下她的。

無奈之下,曹丕只能下令讓宦官將其引進來。

————————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