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言勝,先言敗。未言進,先言退。這也是名將才具有的風範。

曹真並隨即聯絡徵北將軍.幷州刺史.陳泰,讓他出兵予以配合,將靠近幷州的一部分驛站,率先建立了起來。

北方草原不同西域,無法進行莊稼種植,自然也就無法推行軍屯了。這也是為什麼,漢人朝廷多次已經將它打了下來,可又將其放棄了的重要原因之一。

朝廷如果派的兵少了,震懾不住北方草原上的惡狼們。可若是,派駐的兵馬多了,每天人吃馬嚼的便是一筆很不小的開銷,反而有點兒得不償失了。

因此,朝廷也只能像犁地一般,對這草原和大漠進行一次次的梳理。

可今時不同往日,當今的大魏皇帝.曹丕和朝廷,卻想出了一個前無古人的想法。夯土築城,並號召草原各部組成一支聯軍。

這樣一來,困擾了華夏眾人幾百年的問題,竟然就這麼神奇的被解決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而且此次曹真北上所率領的軍隊裡面,大部分都是幽州和幷州的北方兵,甚至還有不少昔日匈奴的兵士。也正是因為,他們更能適應這北方苦寒的氣候。

當初皇帝曹丕想要冊封匈奴少年詹臺,為驍騎遊擊將軍的時候,確實也有想要他再次北上的意圖,可終究他還是放了那個一心只想著遠方戀人的少年回家去了。

可即便如此,北庭都護府還是如期的進行設立了。

......

西域和北方草原上,如火如荼忙碌的同時,帝國內部也沒有閒著,整個帝國再次的煥發了生機。

開荒、軍屯、通渠、練兵等等,忙的不亦樂乎。

尤其是因為遼東公孫淵的叛亂,而被迫停工的各州郡的校館,已經在去年冬天又開始重新動工了。

大魏黃初三年,初春三月,兩道訊息更是如驚雷一般,瞬間傳遍了天下。

第一道訊息便是,朝廷下了詔令,自黃初三年起,太學和國子學,兩個帝國規格最高的校館,開始正是啟用。每個州郡的國立校館,都可以舉薦適齡的學子入學學習,當然前提是這些學子們,可以透過校館的稽核和考試。

此訊息一出,天下譁然。就好似那復通西域一般,斷絕了數十年的太學如今終於復開了,天下的學子們,又多了一條入仕的道路,又多了一份希望。

第二道訊息,是從冀州傳出來的,冀州的那所被皇帝陛下親自御賜牌匾的信都書院,和冀州的州立國學館,向整個冀州的釋出公告。

信都書院和州立國學館,自即日起正式開立啟用,所有州郡的適齡少年,凡是經過縣郡推舉的,都可以入學。

而且這兩大書院更是提出,即便是沒有經過縣郡推舉的,只要是有真材實料的寒門少年,亦可進入書院學習。

崔氏,不愧為北方豪門之首。

天下一十四州的校館建立,終究還是他們拔了頭籌。更重要的是,他們同時將冀州州府.信都城,所需要創立的州立校館也同時完成了。

這樣就堵住了某些別有用心的人的嘴,如果他們只是將信都書院建完的話,必然會有人趁機說那冀州刺史.崔琰,因私廢公,只顧著自己崔家的聲望,而不顧朝廷的詔令。如今,兩個校館同時完成,同時開立啟用,他們自然也就找不到藉口了。

信都書院再一次的讓自己的宣告,傳遍了神州大地。

而由於他們是第一批開立的校館,冀州各郡的英才們爭先恐後的向信都湧來。一時間,竟然也有了一絲絲盛世才有的景象。

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信都書院的名聲開始徹底的傳遍天下了。

而在這個時候呢,其它各州,諸如豫州、兗州、荊州等各州郡的校館,還在創立當中,有的甚至恐怕明年才能啟用呢。

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大魏帝國真正進入了修養,天下百姓徹底的得到了久違的生息。

————————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