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關中之地和涼州的叛亂,都已經得到了平息,下一步便是雍州和益州了。

可就在皇帝.曹丕打算分兵向益州和雍州行進,前去平叛的時候。卻意外收到了益州刺史鍾會,和平西將軍.郭淮聯名上書的邸報,“氐族首領.符柔萬年,伏誅於益州蜀地郡汶山城下,益州叛亂平息。”

常言道,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可是今天皇帝.曹丕,卻碰到了雙喜臨門。

在看完了手中的邸報之後,曹丕哈哈大笑著,便隨手將其交給了一旁的將領們予以傳看。

隨即他便下令,命益州刺史鍾會,返還成都,鎮守益州。而平西將軍.郭淮,則繼續領兵北上,攻打攻打羌族首領.姚世祥所佔領的,雍州州府.金成俊。

同時,命令執金吾曹真,率領三萬大軍自安定向其發起進攻,涼州刺史.鄧艾則率領另一路偏軍,自北而南由武威郡向金城郡發起進攻。

得令之後,曹真和鄧艾便率領著五萬大軍,馬不停蹄的向雍州.金城郡進發。

益州刺史.鍾會,和平西將軍郭淮,似乎早就料到了朝廷會有這樣的旨意。

(本章未完,請翻頁)

在益州的叛亂平息後的第一時間,便將大軍擺在了兩州的邊界之上。朝廷的旨意一到,便即刻領兵北上。氐族除了蜀郡之內的三萬大軍之外,還有雍州.隴西郡之內的兩萬大軍。可在的氐族族老.楊百千,和新任的氐族首領幫助之下,郭淮幾乎是兵不血刃,便拿下了隴西郡,隨即兵鋒直指雍州.金城。

羌族.姚士祥,顯然已經是插翅難逃了。

大魏黃初二年,公元236年,四月初。

魏國三路大軍,合計八萬,四面圍困金城郡.允吾城。

城牆之上的姚士祥,看著城下密密麻麻的三路大軍,慌亂不已,畢竟他的手裡只有上三萬大軍,而城下則是由各路名將所率領的十萬大軍,最重要的是裡面還有一個自己的老朋友.郭淮。

不久之後,他更是在城北鄧艾的大軍之中,看到了一個熟悉的面孔。那人正是他麾下的頭號大將.無弋劍,他出現在這裡也說明,另一路在酒泉的兩萬大軍,肯定也已近被魏國給平定了。

看到這些,姚士祥長嘆一聲道,“哎,天命終不在我啊。”

事情已經已經到了如今的地步,再反抗下去,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意思了。

在經過了兩天的深思熟慮之後,羌族首領姚世祥毅然而然地開啟了城門,手持白旗向此間職位最高的執金吾.曹真將軍,發起了投降。

而當魏軍們進入允吾城之後才發現,城中的百姓似乎並沒有想象中的那般悽苦。而且,他們的正常生活,似乎也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

看到這裡,即便是見多識廣的曹真和鄧艾他們,也感到驚奇不已。反而是郭淮,並沒有任何的異樣,彷彿他覺得這早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一樣。

可畢竟,姚世翔是叛軍羌族的首領,最終,他還是被關在了囚車裡,由執金吾.曹真將其押往了長安,聽候皇帝發落。

臨走之前,郭淮還是與姚士祥見了一面,二人也並沒有說什麼,只是靜靜的喝了一頓酒。

“我大魏皇帝陛下乃是聖明之君,我相信他終究不會殺你的。”

這也是二人見面之後,唯一的一句談話。

無奉詔,不可入京。因此,郭淮才會選擇在臨走之前跟姚士祥喝上一頓酒。

旬日之後,姚士祥終於被押送到了長安。

曹丕也終於見到了那個,雖敗,但是卻得到了包括曹真、郭淮和鄧艾三人之內,共同求情的人。

羌族.無弋劍,在破城之後並沒有濫殺無辜,並將酒泉郡太守給放了回來。羌族首領.姚世祥攻破了允吾城之後,也是與民秋毫無犯,使得金城郡的百姓並沒有受到戰爭的荼毒。

正是因為如此,最後皇帝才決定不殺他。

反而將其攬入了自己的麾下,封他做了太子舍人,並將其帶回了神都洛陽。

至此,黃初元年八月開始的叛亂,在帝國的西部徹底得到了平息。

————————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