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涼州有義士(第2/2頁)
章節報錯
郭瑀深深的看著對方的眼睛,思索了一會兒之後,終於還是開口了,“不瞞士載,我此番前行,不僅僅是為了涼州百姓,其實這裡面還夾雜著本人的一點私心。那張掖郡太守.臧逵.臧師道,乃是老夫故友。昔日裡,我們曾一同拜師郭荷先生。後來我留在了山中繼承老師的衣缽,而他則選擇下山去那宦海之中沉浮。我二人雖然選擇不同,但都是為了天下蒼生。
此次下山,我原本也是直奔張掖.觻[lù]得城而去的,可是還不待老夫進城,那城池已經被胡人給攻破了,我那老友......後來,我才率領著一眾弟子,東奔武威而來。老夫之所以想要前去敵營遊說,也是為了給我那位老友報仇。還請刺史大人,務必要同意老夫的所請啊。”
鄧艾愣住了,他與郭瑀亦師亦友,從來沒有什麼高下之分。而且郭瑀對自己的稱呼從來都是士載,可沒想到今日竟然破天荒的,喊出了自己的官名刺史大人,這又怎能不讓人驚訝呢?
況且,話已經說到了這個份兒上了,自己如果再不同意的話,真就有點兒不通人情了。
想到這裡,鄧艾長嘆一聲,“既然先生如此堅持,艾,又怎敢不成人之美呢?”
見到此間事終於定了下來,郭瑀發自肺腑的哈哈大笑,“我就知道,士載你是不會
(本章未完,請翻頁)
拒絕我這個老頭子的請求的。”
鄧艾也跟著笑,只是這份笑容中,多多少少就有了那麼一絲牽強,“艾,既然已經同意了,就絕對不會再出爾反爾。只是,先生的安全,我還是要保障的。我會選出五十名精銳死士,一路貼身護送,隨先生一同進入敵營,已確保先生能夠安全回來,還請兄莫要拒絕呀。”
沒想到聽完這話之後,郭瑀竟然搖頭拒絕了,“士載的好意,老夫心領了。宇文浪和拓拔力微手下可是有三萬大軍呢,若是他們真的想要殺老夫的話,別說五十死士了,就算是五百甚至五千,在這數萬大軍面前也是無濟於事的。還是留下他們,好生守衛城池吧。
老夫不需要人護衛,只需帶一名弟子,幫忙攜拿行李便可,這樣反而更能讓他們相信我們的誠意。此番深入敵營,即便成功,老夫也會留在敵營以示心誠,當然拓拔力微他們也肯定會派出一名將軍來,以示他們的誠意。
如若事不可為,老夫回不來了,士載也莫要心傷,一切都是天意。也無須為我立墳見冢,每年清明的時候,打上一壺濁酒,朝西稍微祭拜一下既可。只是,還煩勞士載代我,好生照顧我的那些個弟子們。”
說到最後,竟然有了那麼幾分淒涼。
鄧艾抿著嘴咬著牙,從鼻間深深的撥出了一口濁氣,隨後鄭重的向著這位臨松先生深深一揖,“艾,代涼州百姓,代天下蒼生感謝老先生。”
見鄧艾如此這般,郭瑀故作輕鬆的哈哈大笑,“哈哈,士載不必如此擔心,老夫又不是一去不回了,弄得這麼煽情幹嘛?哦,對了,差點忘了,還有一件特別重要的事情要告訴你。待老夫西行之後,士載可以派出一名使者,攜帶金銀,前往酒泉、敦煌之地,遊說胡人小月氏。
那小月氏之人向來好利,此次他們趁著鮮卑人南下趁火打劫,無非只是想撈取點好處罷了。他們在敦煌酒泉之地,只是搶掠財物,並沒有像鮮卑人那樣屠戮百姓。那小月氏平日裡不顯山不露水的,可族內畢竟也有著萬餘能征善戰之士。
在如今這般戰局僵持之際,哪方能夠多出來一萬大軍,哪方的勝算也就會大一些啊。我涼州之地,兵馬本就不多,只有區區四萬,如今經過這幾個月的血雨腥風之後,連一半的兵力都沒有了。只要我們這次能夠成功的說服宇文浪、拓拔力微和小月氏他們。那麼,我們就會多出四萬大軍,叛軍也就會少四萬人的助力。到時平定涼州叛亂,也必將指日可待。說不定還能揮師東進,幫朝廷平定雍州和幷州之亂呢。”
“嗯,先生所言極是。既然此計已定,我們就商議一下接下來的細節吧。那宇文浪......”
這是發生在黃初元年,冬臘月的事情。
恐怕誰也沒想到,這黃初年間的叛亂,最先被平定的不是叛軍人數最少的益州,也不是朝廷助力最大的幽州,而是兵馬最少的涼州。
————————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