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公孫氏皆宵小之輩(第1/2頁)
章節報錯
此時的昭陽殿內,又只剩下了皇帝曹丕和丞相鍾繇兩人了。
眼看四下無人,冷靜下來的曹丕也終於發問了,“伯父,您對這幽州之事怎麼看?”
只見鍾繇沉思了一會兒之後,一邊捋著胸前的鬍鬚,一邊慢悠悠的開口說道,“陛下,你沒有覺得這事情很蹊蹺嗎?”
曹丕聞言,一臉疑惑的繼續問道,“伯父此言何意?”
丞相鍾繇也沒有隱瞞,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遼東兵馬,不過二十餘萬,高句麗人馬,不過也才五萬餘,他們加起來也才堪堪二十五萬。
雖說這幾年,我大魏朝為了與民休養生息,放了很多兵士卸甲歸田,如今北地各州加起來不過十二三萬人馬。可一旦烽煙再起,朝廷在北地各郡迅速召集十餘萬人馬,是不成問題的。再加上車騎將軍.任城王.曹彰的驍勇善戰,那遼東公孫淵和高句麗的高談德,完全不是對手啊。再說了那高句麗的五萬人嗎,還不如我大魏朝北疆的一萬鐵騎戰力高呢。
可如今,他們僅僅只靠二十餘萬兵馬就敢反叛,老臣總覺得哪裡不對勁啊,老臣就怕犯上作亂的不僅僅只是他們呀。”
聽到這裡,曹丕心中大驚,“伯父的意思是,還有其它的與他們一同作亂。”
鍾繇點點頭,“是啊,任城王.曹彰一個月前,剛從幷州返還長安鎮守關中。幽州刺史.夏侯玄如今也在荊州建鄴城,奉命與眾位將軍商討寶船之事。
公孫淵和高談德,謀反的時間也太巧了。另外,老臣怕北方的鮮卑人、羯族人、烏桓人、扶余人,甚至雍涼和益州之地的羌族人、氐族人還有那小月氏等族,也會趁機叛亂。
若真是如此的話,那對我大魏來說,可是一場浩劫啊。不過這也只是老臣的猜測而已,希望不是真的。不過老臣還是覺得,小心駛得萬年船,應當儘快派出快馬斥候,向北面、西面探查訊息。”
待鍾繇說完,曹丕即刻反應了過來,“來人,去前殿將司徒.陳群、衛尉.曹洪、執金吾.曹真、中領軍.曹休、太僕.孫禮、少府.辛毗,給朕叫到這裡來。”
兩刻鐘後,一群已經有了些許醉意的大臣們,紛紛來到了昭陽殿。
眾人一進昭陽殿,就看到了皇帝和鍾繇,那副不太好看的臉龐。眾人的酒意立馬就醒了大半,而剛剛還熱熱鬧鬧的眾人,也趕快噤聲,隨後在皇帝的示意下,一個個安安穩穩的坐了下來。
皇帝並沒有說什麼,只是拿起了那封從幽州傳遞過來的情報,讓眾人一一傳看。
待眾人看完之後,一個個的臉色也頓時陰沉了下來。
此時的皇帝曹丕,早已經冷靜了下來,緩緩開口說道,“眾位愛卿,已經看過這密信了。朕和丞相以為,這北地之亂恐怕不僅僅只有遼東.公孫淵、高句麗.高談德這兩路人馬,恐怕其它的胡人部族也會趁火打劫,甚至他們都已經串通好了,只不過幽州戰況最先到達神都罷了。
如今北地軍情緊急,朕也就不繞彎子了。執金吾.曹真!”
殿內的曹真聞言,急忙站起身來抱拳道,“微臣在!”
“命汝向
(本章未完,請翻頁)
幽州、幷州、益州、雍州、涼州方向速速派出,京畿守備大營的斥候,若有訊息立馬來報。不過記住,千萬不要驚擾沿途百姓。”
“諾!”
曹真聞言雖然心中有些驚訝,可還是在第一時間,對皇帝的旨意表示了無條件的服從。
“中領軍.曹休。”
“末將在!”
“命汝速帶本部虎豹騎,明日一早就前往長安,與任城王.車騎將軍曹彰匯合,一切聽他派遣。”
“末將領命。”
“太僕.孫禮,少府.辛毗。”
殿內被點到名的二人,急忙站起身來齊聲道,“微臣在。”
“汝二人,儘快查點清楚各州府府庫中,軍械、糧草、戰馬的儲存情況,之後編擬成冊遞上來。”
“微臣領命。”
“司徒.陳群。”
“微臣在!”
皇帝看著眼前的這位大臣,臉上浮現了些許內疚之意,“卿剛從北方各州巡視回來,本應休息些時日,可如今國難當頭......此並非朕之本意,還望卿要不要見怪啊。”
一個皇帝當著眾多大臣的面,竟然如此這般的跟臣子說話,就算是做戲,那也是很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