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還政於朝 第九十二章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第2/2頁)
章節報錯
崔琰還安排各個郡縣,對這些新來的胡人們加以安撫。官府劃撥給了他們耕地,並免費給予了谷種、農具,並派專人親在教導這群人如何耕種。這群人剛開始肯定是不適應的,可漸漸的熟悉了之後,發現再也不用承受大漠風吹和嚴寒之苦,也就慢慢習慣了。
之後,僅僅三年的時間,冀州便得到了大治,這崔琰的功勞著實功不可沒啊,當然這是後話了。而此時的崔琰,正在率領著刺史府的一應官員,挨個郡縣探查實際情況呢。
......
冀州雖然忙碌,可一切還算井井有條的進行著,可幷州就沒那麼容易了。自從升任驍騎將軍之後,曹彰的府邸便從關中司隸的馮翊[yì]郡,搬到了幷州的州府晉陽城了。
這也是因為匈奴之患方滅,需要他這個驍騎將軍在北邊這裡鎮撫一下。而且他作為驍騎將軍還節制著涼州、冀州和幽州三州的軍政呢,他居中幷州,其餘各州有什麼事情發生,他也好及時排程支援。
曹彰作為一員武將,讓他帶兵打仗那絕對不在話下,可要是讓他料理政事,卻真是難為他了。
原本他的身邊還有一個文武雙全的破虜將軍.陳泰,幫他料理政事。可如今陳泰也已經升任鎮北將軍行司隸刺史了,自然也就不能再跟著他了。再說司隸現在也安置了一大部分的匈奴,開荒軍屯以及九品官人法的推行,也得有人盯著。
幷州作為帝國北邊的一個大州,比較荒蠻,除了上黨和太原這兩郡之外,本來就很少有人願意來這個地方為官。現如今好不容易滅了匈奴,收復了六郡,總不能因為官吏缺失,再把這些失而復得的土地拱手讓人吧?
就在曹彰發愁之際,有一個好訊息傳來了。新任冀州刺史.崔琰為朝廷推舉了一個人才,這個人荀令君本想將他留在許都的,可這個人卻說要到帝國的北地邊關並去。
“匈奴方滅,北地正是用人之際。我豈能因為一己之私,而棄國家之大事於不顧呢?”此言一出,整個尚書檯滿堂皆驚,甚至轟動了整個許都。好好的京官不做,卻非要去幷州那種荒蠻之地做州官,此聞所未聞也。不過眾人,卻也對此人更加的敬重了。
魏王.曹操知曉這個事情之後,順力又爭取了一下,終於此人被為人了幷州別駕之職,即刻上任。
按照許都的來信推算,這個人不日就要到任了。自從聽聞了這個訊息之後,曹彰便一直對這個奇特的的“名仕”很好奇,迫不及待的想要見識一下這個名動京師之人。但是許都的來信,卻並沒有對透漏這個人太多的資訊,只知道這個人叫毛玠[jiè]。
這幾日,曹彰每日都會派出幾波探馬,順著管道向南查探沿路驛館的訊息。終於在這一天探馬來報,說新任的幷州別駕的車馬,已經進入晉陽境內了,預計午後便可抵達。
午間,曹彰草草用過了午飯之後,便率領著一眾親衛出城向南迎接去了。按理來說,曹彰作為一個一品武將驍騎將軍兼併州牧,自然是不需要對一個州府的二把手,從三品的幷州別駕,以出城數十里的禮儀來相迎的。但是,曹彰出於對這位,推掉京官來幷州做官的名仕的敬重,還是這麼做了。
終於,在曹彰出城大約三十里之後,終於見到了一隊車駕從南面緩緩而來。只是這隊車駕,似乎都稱不上車駕,因為它只有兩個車伕趕著兩輛馬車而已。前面一輛帶著轎頂,想必裡面應該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新任幷州別駕了。
曹彰身旁的一名親衛見狀,很有眼力價的單騎飛出向那車隊奔去,在距離馬車十餘步的時候飛身下馬,不卑不亢的抱拳道,“敢問,來人可是新任幷州別駕.毛玠大人。”
而那兩輛馬車,見狀也緩緩停了下來。少時便見一人掀開車簾,從馬車上走了下來。
只見那人,年若花甲,面如重棗,一縷美鬢在胸前飄逸著,身高七尺八寸,頭戴一頂很普通的進賢冠,身著非常樸素的尋常士子裝,腳上的也只是一雙很普通的千層底布鞋。
總之從內而外都給人一種,很舒適且平易近人的感覺。若是平日裡看見,你只會以為他是哪個私塾裡普通的教書先生罷了,絕不會以為他是一州的封疆大吏。
那人緩緩走下馬車回了一禮,隨後不緊不慢的說道,“在下正是新任幷州別駕.毛玠,敢問足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