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還政於朝 第八十七章 鄧艾西行&四大家族(第2/2頁)
章節報錯
第一:任命詔書裡,並沒有直接把鄧艾提拔成一郡太守,而是任命成了太守手下的二把手郡丞。想想看,一郡太守,四品大員,一郡郡丞乃是五品,雖然只差了一品確實天差地別。一來,太守一年俸祿兩千石,而郡丞只有六百石。二來,一郡之內,一把手只有太守一個,郡丞雖然說權力不小,可二把手還有好幾個,比如:長史、主簿和主記。曹丕任命他為郡丞的深意,就在於要好好磨磨他的性子,讓他學習學習為官之道。
第二:帝國偏遠之地多的是,譬如說幷州、幽州、益州以及最南部的交州,可為什麼偏偏選定了雍州,而且還是雍州的武威郡呢?當你仔細觀看帝國疆域圖的時候就會發現,雍州是關中和西域的相疏通的紐帶,而武威郡恰恰就在這個紐帶的正中間。它西邊的張掖,乃是進入河西走廊的必經之地,東面的安定乃是東進長安的必過之所。如此,再回過頭來看看這武威的位置,那可就非同一般了。
傳聞這武威城,乃是漢武大帝在驃騎將軍.霍去病打敗匈奴之後,為了讓博望侯.張騫能夠順利的來往西域,特意建造起來的一座城。
不過近年來,華夏連年戰亂,這跟西域的通使和商貿往來自然也就斷了。曹丕特意將他鄧艾任命為武威郡丞,不難說沒有這方面的意思。
不過明面上的意思是,雍涼之地軍屯一直未開,你鄧艾既然是這軍屯的首創者,那這塊難啃的骨頭也就交給你來啃了。
鄧艾最終並沒有辜負世子曹丕和司馬懿對他的期望,短短兩三年之後,武威、安定打造成了小有名氣的塞上江南。
多年之後,西域復通之後,各國的使者經過這裡的時候,還以為來到了帝國的江南呢。
當然這是很久之後的事情了,而現在的鄧艾,還只是一個...嗯...小小的可憐的武威郡丞而已。
————————
建安三十六年,公元231年,春二月。
朝廷那九品官人法,已經徹徹底底的都下放到各個州府了。天下士族聞之,莫不興奮異常。這其中自然也包括揚州刺史.陸抗,因此年關一過,不待沐日結束,他就匆匆趕回了建鄴。
陸抗,乃是東吳故去大都督.丞相.陸遜之子,出身吳郡陸氏。
江東朱、張、顧、陸這四大家族,分別是:吳郡朱氏,代表人物朱恆,曾任吳國前將軍、青州牧;吳郡張氏,代表人物張昭,作為孫策的兩大託孤大臣之一,曾任吳國“輔吳將軍”;吳郡顧氏,代表人物顧雍,少年時師從蔡邕,乃是東吳三相之一;還有一個就是陸抗所在的,吳郡陸氏了。
當然,這些赫赫有名的人物,都已經駕鶴西歸了。
但是自古以來,雖說改朝換代常有,但是當地的名門望族反而能夠存活的更久。
此時,吳國雖然以滅,但是朱、張、顧、陸這四大家族依然存在。本來他們以為,此次吳國被滅之後,他們四大家族只能苟延殘喘了,沒想到這“九品官人法”一出,又給了他們再次東山再起的希望。
那日在朝堂之上,當陸抗聽到陳群講出這論策之時,驚喜的都快要笑出聲了,甚至巴不得當時跟著曹操、鍾繇他們一起附議。不過,多年來所修養的定力,終究壓下了他心中的激動。
雖然當時皇帝並沒有立刻同意,但他也深知這“九品官人法”的推行勢在必得了。所以,在下朝之後,他的第一件事就是靠著自己驚人的記憶力,將那九品官人法默寫了下來。
並派快馬送往了江東,好讓四大家族早做準備。往日吳國還在時,四大家族自然是分庭抗禮的,可是到如今這個時候自然需要同氣連枝的。世界上只有永遠的利益。
揚州江東,相比於荊州、益州不同,雖說天下戰亂多年,但是江東之地相對安穩,因此四大家族也才得以儲存。
而荊州的蔡、張二族的話事人,隨著當年赤壁一戰時,被魏王曹操砍了腦袋之後,也就慢慢沒落了。
益州的李、糜等族,在劉備取得西川之後,也被劉備和諸葛亮慢慢的削弱了,如今即使還有後人倖存,也成不了大氣候了。更何況當時益州糜氏,以糜竺、糜芳為首的一派,還是從徐州過去的呢。
至於徐州的各大氏族,就更不用提了。糜竺一族遷往了西川,陶謙一族,也在後來被曹操有意、無意的抹掉了。
所以如果南方四州,真要說名門望族的話,恐怕也只有江東這四大家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