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還政於朝 第四十八章 上郡光復,長城以南無戰事(第1/2頁)
章節報錯
二人抬頭向兩邊望去,臉色一下子變得刷白,背後的冷汗絲絲的往外冒,心情也瞬間跌落到了谷地。
只見左右兩側,伴隨著煙塵滾滾和遮天蔽日的旌旗而來的,正是兩支不知名的騎兵,不過肯定不是自己的隊伍。遠遠望去聲勢極大,最少有兩三萬大軍。
待得兵馬近來,於那左翼部隊中隱隱可見一面將其上書一個大大的“陳”字,而右翼部隊則擎著“劉”字大旗。
金櫟看著那兩面大旗,面色鐵青,情不自禁的喃喃道,“漢人的破虜將軍.陳泰?昨日探馬來報,他的將旗還在馮翊郡高陵城,怎麼今天就出現在了這裡?莫非有神人相助不成?”
突然,他好像想到了什麼,心中的疑慮此時也終於完全解開了。
於是乎,他急忙向師廬靠攏,大聲喊道,“師廬老兄,你我中了漢人的奸計了。張郃那匹夫故意示我等以弱,就是為了將你我引至此地,好一網打盡啊。現在看來,左右兩翼的漢軍,最少有兩三萬大軍,我們此時人數太少,決計擋不住的。”
師廬聽到金櫟的警告之後,立馬也明白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回頭望向張郃的將旗所在的位置,狠狠的射了一箭,面帶猙獰的大聲罵道,“張郃匹夫,今日之辱,本將銘記於心,老子將來定與你不死不休。”
只可惜距離太遠了,那支羽箭自然是射不到張郃的,因為張郃遠在軍陣後面呢。
張郃遠遠的看著師廬的歇斯底里,默默的伸出了右手的大拇指,隨後又比了朝下的一個手勢。
這下可把師廬氣壞了,不過他雖然有勇無謀,可還是認得清楚當下的局勢的,在狠狠的砍倒了身旁的一名漢軍之後,想著四周軍士,大聲喊道,“撤退,全軍撤退。”
隨著撤退的號角聲響起,匈奴大軍開始烏央烏央的撤退。只可惜在陳泰、劉曄到來一陣廝殺過後,最初的兩萬大軍到現在只剩下了五千騎都不到了。而且他們現在深陷漢軍鐵蹄的包圍之中,哪有那麼容易撤退呢?
金櫟和師廬兵合一處,帶著自己的親兵,數次拼命的衝殺之後,終於在北面撕出了一個小口子。可是,二人也僅僅只帶了兩千多騎兵逃了出去,剩餘的全軍已然全軍覆沒,變成漢軍的刀劍亡魂了,不要命的向北逃奔而去了。
就在眾人打算繼續追殺的時候,張郃制止了眾人,大喊道,“窮寇莫追。”
此時身旁的一名校尉疑惑道,“老將軍,此時我等如若追擊,必定能夠全殲敵軍啊。”
張郃捋著花白的鬍鬚,眼睛微眯,笑眯眯的說道,“哈哈。眾將無須擔心,老夫自有打算。傳令,鳴金收兵。”
叮叮叮叮叮......
隨著急促的鳴金聲響起,眾將士雖然不甚理解,可還是停下了追擊的腳步,開始返回,打掃戰場並清點死傷的人數。
膚施(上郡州府)一戰,短短小半日的光景,漢軍陣亡四千餘人,傷不到千餘人,此地仍有一戰之力的還有兩萬五千餘騎,俘獲戰馬一萬兩千餘匹。
匈奴東胡盧王.金櫟和新任右大將.師廬的部落,折損將近一萬八千餘騎,雙方傷亡比例竟然達到了三比一之多,這在騎兵正面衝殺的戰鬥史上可是亙古未有啊。
雖然孫禮夏侯玄二人在右賢王部落的傷亡比這還要小,殺敵比這也還要多上一倍,可那畢竟是在趁敵不備,搞不清虛實的情況下造成的。
而今天的這場戰役,確實明打明的騎兵對沖,未打絲毫折扣。
經過這一戰,馬鐙帶來的戰力提升得到了充分的實踐,著實非同一般。
經過這一戰,也再次證明了張郃“國之名將”的稱號,也著實不摻一絲水分。
金櫟和胖師廬此時正在拼命的向北逃竄,而且不時的向後張望,是否有追兵追上來。
甚至他們都沒有回部落裡,而是直接越過了膚施縣向北奔命。在經過了幾個時辰數百里的逃竄進入大山之後,發現身後並沒有追兵追來,二人才總算暫時鬆了一口氣。
此時,也才有功夫和閒心檢視身邊的隊伍。
二人衝出漢軍鐵蹄包圍的時候,身邊還有兩千多人,可經過這麼數百里的逃命,路上有逃散的,也有重傷墜馬斃命的,如今僅僅只有一千餘人了,而且個個帶傷,有戰力的甚至連八百人都不到了。
“哎......”
二人長嘆一口氣,眼神複雜的看著彼此眼中的披頭散髮和血跡斑斑,神色更加凝重了幾分。
好在,前面不遠就是漢人的長城了,穿過長城後,再走不遠就是朔方郡,也就到了左賢王劉.豹大人所管轄之地了,自己一眾人也就安全了。
自從上郡與河西郡被自己復奪之後,這段長城也就再也沒有兵丁駐守了。
二人率眾人暫時休息片刻之後,繼續向北進發。
少時,長城就出現在了眾人的面前,就在他們以為自己馬上就要逃出生天的時候,突然身旁的樹林中有羽箭射出,本就所剩不多的人馬,一下子又折損了幾百人,這下連一千人都不到了。
“有埋伏,快逃。”
也不知是誰一聲大喊,眾人又急忙慌不擇路的向北逃竄,也顧不上什麼東胡盧王、右大將什麼,生死存亡之際,逃命最重要。
“只要逃過長城就安全了。”這個念頭是此時所有人的心中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