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三十五年,公元230年,夏六月。

“軍屯論”在呈報朝廷之後,竟然奇蹟般的受到了魏王一派和“保皇派”的一致認可。於是,很順利的便得以在全國範圍內大肆推廣,但寫出此論的鄧艾,彷彿並沒有因此,而受到來自朝廷和魏王的任何嘉獎。

荀彧雖說與曹操一派政見不合,但是並不代表著,不會取納他們這一派有利於社稷與百姓的諫言。

————————

話說那一日,揚州刺史.陸抗借私鹽歸公一事,坑了賈充一把後,並順勢向朝廷告了一狀。

天下方定,朝廷命官竟然無故屠戮百姓,這著實過於駭人聽聞。即便那群所謂的百姓中,大部分都是刁民,但他們依舊有著大漢子民的身份。

結果,自然是金鑾殿內的皇帝再次勃然大怒,要順勢殺掉這個曹仁留在揚州的眼中釘,而荀彧則順勢又加了一把火。

後來,世子曹丕動用了朝內多方力量予以斡旋,但最終死罪可免、活罪難逃。賈充被荀彧的尚書檯,很巧妙的將他從一個刺史府治中,從三品的地方大員,貶謫到了會稽郡.章安縣,去做一個小小的七品縣令。

章安,位於會稽郡東南沿海,乃本郡之要邑。人煙稀少,常年有山越之民作亂,苦不堪言,歷來都是揚州官員貶謫的最佳選擇地之一。而章安縣人,善於操舟,水行而山處,以船為本,以楫為馬。

正所謂,禍之福所依,福之禍所伏。

此縣雖然貧苦且多動盪,但是地理位置比較特殊。南北數百里海岸線中,唯有此處水上交通之便,易與外界聯絡,海邊水深且平緩,是一處天然的港口,而且本地產鹽豐富,卻一直沒有被充分利用。

城北四十里有湖,名曰“章安湖”,舊吳時期大部分的戰船模型都在此湖之上監造,隨後由港口碼頭送往建鄴。

而一般越是人煙稀少的地方,景色往往都很不錯。

賈充初到章安,心中自然抑鬱萬分,整天遊山玩水,也算是樂得逍遙。

他的人品雖然說不上太好,但畢竟是有真才實學的。在遊歷了全縣之後,自然而然的發現了本縣的這些潛在的長處,心中不禁暗暗揣測到,在這裡也不失為一個韜光養晦的機會。

這次,他充分吸取了上次屠戮平民的教訓。此次在章安,依舊私鹽歸公,但卻沒有采取強烈的武力措施,而是以重利相誘。正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孫子兵法》中的這半句謀略,用在此時此處正合適。賈充用了相當豐厚的金銀錢財予以利惑,當地的百姓,最終竟然心甘情願的為他所驅馳。

另外,他將舊時的工匠們又召集起來。他知道陸抗在建鄴召集了其他州郡的大部分工匠,想要研製更加宏大的新船,用以日後航海之用。既然自己來到了章安,這裡的資源也就不能浪費。將官鹽的獲利,一部分用以補充府庫,其它的被他用來建造船塢長,研製大船了。

而且,居於日後航海貿易的打算,賈充將海邊的碼頭,又修繕擴建了一番。

一時間,平時這個人煙稀少的小縣,竟然也變得熱鬧非凡起來。

雖有耳目將這裡的事情告知了陸抗,但似乎並沒有引起他的警覺。在他看來,區區彈丸之地的章安,任憑他賈充折騰,也翻不出浪花來。

這一日,賈充正在府衙內審閱下面傳上來的公文。忽聞屬官縣丞來報,“稟報大人,本縣工匠均已召集完畢,現在府衙門外等候大人訓話。”

賈充雖然被貶謫成了七品縣令,但是衙門內的其他官員卻並不敢對他有絲毫怠慢,反而敬重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