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還政於朝 第四十章 劉燁再次說張郃,辛毗孫禮密調兵(第2/2頁)
章節報錯
劉曄見狀,喜笑顏開的說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
而在曹丕、劉曄率團北上雁門關勞軍的同時,司隸校尉.孫禮和侍中.辛毗也早已接受虎符密令,分別秘密前往雍州和冀州調動兩州兵馬去了。
雖然冀州距離幷州更近一些,所以侍中.辛毗早早就到了冀州,但並沒有直接領兵前往雁門關。而是在秘密的等待著雍州的大軍,並不間斷的與北地的曹彰和前往雍州的司隸校尉.孫禮保持聯絡,以免屆時可以在同一時間抵達雁門關。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瞬間一個月很快也就過去了。
這期間,朝廷內部裡,諫言趁機出兵北上征討匈奴的聲音,在荀彧和皇帝的推波助瀾之下,一浪高過一浪,日益盛大。
若非魏王.曹操和太傅.鍾繇,憑著幾十年的威望強行彈壓,換成任何另外的一個人是北地統帥的話,恐怕現在他的頭顱都快要送到許都城內了。
而雁門關這邊,將領們承受了朝廷的犒賞,再加上這次新興城之戰的鼓舞,每個人磨刀霍霍的都想要再殺傷幾個胡人,立上他幾份戰功。
原以為大將軍會帶領他們乘勝北上,再打上幾個大勝仗。可是讓人想不到的是,在打完新興城的勝仗之後,大將軍膽子好像變小了,一時間竟然沒了絲毫的動靜。
於是,眾將士們,輪著番兒日日不停的前去請戰,可曹彰就是一直按兵不動。
剛開始的幾日還好,到後面,軍營中就開始出現一些不太和諧的聲音了。
“誒,你說,大將軍為什麼到現在了都沒動靜啊?”
“這誰知道,是不是大將軍是不是受了傷啊,所以不能動?”
“哪有的事兒,那天勞軍宴上,聽說大將軍可是喝倒了將軍校尉七八個人呢。”
“那你說為什麼?”
“依我看啊,大將軍就是膽子變小了。他自己戰功立夠了,哪還管你我這群受苦的兄弟。”
“要我說啊,也是...”
“你們兩個不要命了,竟然這樣編排大將軍。”
“哼,命是重要,可是戰功也重要,多立幾份戰功,我就能多拿幾分銀子回去給我老孃治病”
.......
雖然,諸如此類的言語,並不是太多,可是畢竟已經開始有了。焦躁的情緒在這座大營裡蔓延了開來,愈演愈烈了。
劉曄和張郃也心生納悶,他們也曾經懷疑是不是有人調兵去了。可是一來軍營的將校們並未有人離營。二朝廷若有軍馬調動,荀令君也肯定會差人傳信,可至今,他們也並沒有收到來自許都軍馬調動的訊息。
於是,二人也只能不斷的挑唆,並藉機拉攏了一部分將令。二人甚至秘密商定,要是實在不行的話,再過幾日只能以“持節使者”的身份便宜行事,帶一部分軍隊獨自北上了。
事實上,也確實有了一部分將令向張郃他們靠攏的跡象。按照這樣發展下去,恐怕再過不了幾日,張郃劉曄他們就要發難了。
這一晚,張郃劉曄二人,秘密召集那部分已經靠攏過來的眾將,於帳中議事。
眾人聚在一起商議之後,一致覺得不能再拖了,時間再久恐怕匈奴就回過神來了。於是,最終決定明日一早前往中軍營帳與曹丕、曹彰他們對質,無論如何也必須要發兵北上了。
一夜很晚就過去了,早上營中的裊裊炊煙散去後,約莫才一炷香的功夫,就見張郃獨自帶著他的親兵,和一部分將令氣勢洶洶的朝曹丕和曹彰所在中軍營帳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