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還政於朝 第三十四章 荊益二州推行軍屯 -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於鍾繇談定北上之策的數日之後,曹丕帶著足足有千餘人的勞軍使團,帶著數十萬錢、數百罈美酒,浩浩蕩蕩的向北出發了。
曹丕此時的腰還有些許酸楚,面龐之上雖有些許倦色,但是眼神中的神采奕奕是擋不住的。
昨天夜裡,甄姬拉著自己止到後半夜,折騰的筋疲力盡了方才休息。
一想到,自己的勇猛和甄姬的瘋狂,曹丕打心底裡的神清氣爽。
以至於今天早上的送行,甄姬都沒有下來床,只是在床上嬌美如花的輕語,“夫君,一路多加小心,我等你回來......”
那眼神之中滿是不捨和留戀。
而曹丕在淺吻了一下帳內的可人兒之後,也才依依不捨的離開了。
方才上馬之時,竟然一下沒有上的馬來,惹得一種兵士們一個個若有所知的擠眉弄眼,好不尷尬。
......
此次勞軍,曹丕自然位居正使,而使團的副侍乃是劉曄,劉子揚。
劉曄,字子揚,乃漢室宗親,是光武帝劉秀之子阜陵王劉延的後代。現任大鴻臚,掌管帝國接待賓客之事,也是此次使團當仁不讓的實際主事之人。
其少年成名,世人皆稱其有王佐之才,更有人說他之才華其實不在荀彧、鍾繇之下。
他見識獨特,屢獻妙計,對天下形勢的發展往往一語中的,料事如神,籌謀畫策,又慧眼識人。
然或因其皇室族裔的緣故,雖然早早就投奔了曹操,但是他的很多諫言並沒有被採納。
當年,其曾料定孟達日後必反,曹操不以為然,不久孟達果然再次在上庸反叛,若不是當時的鎮南將軍曹丕及時發現,領兵誅滅了他,險些釀成大禍。
關羽死後,也曾料定劉備必會藉機興兵伐吳,魏王及朝臣都以為西蜀名將唯有關於一人,如今剛斷一臂,此時伐吳純屬無稽之談。後來,劉備果然興舉國之兵討伐孫權,最後被陸遜大敗於夷陵,也才是太傅鍾繇和驃騎將軍曹仁有了滅國之功。
當時也料定孫權稱臣,必是劉備攻之甚急下的權宜之計,不當應允,反而最好應當起兵共討之,眾臣都以為此時最好是隔山觀虎鬥,一方大敗之後再說,反而正中孫權下懷,錯失了與蜀國共同進軍滅吳的良機。後來,魏王雖說也親領大軍至濡須口,可最終也只是堪堪與吳國打了個平手。
諸如此般,怎奈曹操都未納諫,以至於天下歸一又晚了數年。
如今他年過不惑,雖說已經貴為九卿之一的大鴻臚,但也僅僅只是掌管禮儀,看似尊貴,其實並無太大的實權。
也正是由於諸多這般,荀彧才伺機引誘,將他也拉入了保皇一派,成為了這一派的肱股之臣。
此次北上,他不僅僅只是勞軍,更是懷揣有荀彧密信,最重要的是輔佐張郃,與曹丕、曹彰等人分庭抗禮,趁機奪取北地大權,就算不能完全拿到手,也想辦法分一部分才是。
曹丕和劉曄二人,分騎兩匹高頭大馬,走在隊伍的最前列,曹丕稍稍靠前了那麼半個身位。他心中自然知道,昔日一起共事的劉曄,如今早已改換門庭,是皇帝和荀彧一派的人了。
“劉鴻臚,此次北上,勞軍之事的諸多煩勞,就有辛苦你了。”曹丕微微眯眼向後斜視道。
“世子言重了,此次勞軍唯世子馬首是瞻,微臣不過做些細枝末節的微小之事罷了。”劉曄經歷了數十年的不被重用的生活之後,如今連說話都顯得有些內斂了。
曹丕皮笑肉不笑的說道,“哈哈哈,劉大人過謙了。”之後便不再言語,繼續向北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