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荀彧微微一笑,從寬大的袖袋當中取出一物,正是那鐵質的馬鐙,“回陛下,那‘虎豹騎’人人可以奔射,均是由此物神助。”

劉協慌忙接過馬鐙,仔細端詳著,心中不僅驚歎到,這麼一個小小的物件,竟有如此神力。

荀彧接著說道,“據老臣所知,此物乃是臨淄侯曹植所創。”

正在研究馬鐙的劉協,聞言慌忙抬起頭,瞪大了眼鏡,想要說些什麼,終究還是沒說出來,只是長嘆了一口氣,幽幽說道,“何曹家多才邪(yē)?”

荀彧心中也是暗暗嘆息,曹氏一門果然多才,那曹孟德自不必多說,世子曹丕頗有其父之風,三子曹彰又是有勇有謀的‘萬人敵’,四子曹植文采斐然、七竅玲瓏。只可惜終不能為我大漢所用。

“不過臣還聽聞,打造此物的乃是一名叫韓暨,韓公至的長者,此人頗有才氣”。

劉協聞言輕蔑的說道,“一個工匠老頭,又何足道哉,也值得愛卿如此誇言?”

荀彧聞言心中雖然不快,但仍然細心的解釋道,“陛下有所不知,韓公至此人本是一區區的監冶謁者,但他改良了水排,將金石冶煉速度提升了三倍不止,因此馬鐙才能在短時間內被大量打造出來,送往北地。事後那曹植、曹丕二兄弟更是將此事報於曹操,進封他做了那‘司金都尉’。”

(注:曹操,被封魏王,有開府之權,更可隨意任命自己王國封地內的百官)

“老臣以為,既然北地大捷已是定局,那曹氏一族絕對會趁機請封曹彰,無非也就是官復原職罷了。陛下可趁此同時,再次進封那韓公至為‘司金中郎將’,以示皇恩浩蕩,也讓天下萬民都知道了陛下的愛才之心,日後那天下俊才必會爭相投靠,為朝廷效力。”

劉協聽著荀彧的話,臉上的喜色越來越重,最後笑呵呵的說道,“卿之所言,甚合朕意,就按愛卿說的來辦。哈哈哈...”

荀彧不愧是荀彧,一番言語下來,成功說服了劉協,讓他心甘情願的接受了這一事實。

......

想到那日場景,劉協心中更加愉悅,笑呵呵的說道,“太傅所言極是,朕早有此意。來呀傳朕旨意,鎮北將軍曹彰,蕩平胡虜兩萬餘騎,實乃大功一件,命曹彰官復原職,著封徵北大將軍。

司金都尉韓暨jì,改良水排,冶煉馬鐙有功,此役也功不可沒,加封司金中郎將,吏祿八百石。

特命魏王世子曹丕代朕北巡,犒賞北地諸軍。”

曹丕聞言,心中無不驚歎,今日劉協怎麼如此痛快的就將曹彰官復原職了?而且還加封了韓暨為司金中郎將。本以為怎麼也要費些功夫才行。

不過轉瞬,他們心中也就淡然了,那皇帝怎麼會有如此心機,必是那荀彧的謀略。

荀彧啊,荀彧,不愧有王佐之才。

不過以為加封一箇中郎將,就能籠絡韓公至和天下士子之心,恐怕沒那麼容易吧。

只是,這荀彧和皇帝為何又想到要讓我去北地犒賞三軍呢?隨意派一位大臣即可,讓我去,難道有什麼....?這倒是真沒有想到。

算了,既然此間事了,自己也就不再過多糾結,這些事暫且放下,待自己北巡歸來之後再做計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