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還政於朝 第三十二章 曹彰官復原職,世子起身北巡(第1/2頁)
章節報錯
六月立夏時分。
北地大捷的戰報已經傳遍許都城,城中百姓無不敲鑼打鼓以示慶賀。
這一日,一如往常的朝會之上。
平日裡陳言寡語的太傅鍾繇,今日卻破天荒的有本要奏,只見他手持象牙笏板踱步而出,俯首一拜朗聲道,“啟奏陛下,老臣有本。近日北地大捷,鎮北將軍曹彰率領虎豹騎全殲匈奴左大將部兩萬騎兵,實乃蓋世奇功,臣恭請陛下獎勵北地將士,以顯聖恩。”
看來,世子曹丕已經在朝會之前與太傅鍾繇商議過了,也確實,曹彰請賞的這件事情由鍾繇來奏言最為合適。
一來太傅貴為當朝太傅,居文臣之首,比武將進言更能彰顯沒有結黨營私;二來,他人進言,官職微小,或有被皇帝駁回的可能;三來,若是曹操和曹丕進言,有舉賢為親的嫌疑。
此時皇座上的獻帝劉協,滿臉笑意,顯得格外興奮,道,“北地大捷,此乃我朝盛事,將士們忠勇,理當嘉獎。”
.......
可是收到北地捷報的那一日,他可是暴跳如雷,萬不是今日這般模樣。第一時間便密召尚書令荀彧進宮。
怒髮衝冠的責問道,為何張郃去往北地多日,寸功未建,卻還讓曹彰立了如此大功,他那持節使者是怎麼當的?讓他張郃都督北地諸軍,沒有挾制住曹彰倒還罷了,反而還讓他立了大功,如果曹氏宗族以此為由要曹彰官復原職,又當如何?
荀彧剛一進宮,便遭受到了劉協如此劈頭蓋臉的一頓訓斥,一時間竟然不知該如何應對,只能任由劉協將心中怒火發洩完了再做打算。
荀彧越發看不懂這個自己所誓死效忠的皇帝了,按常理來講,北地大將,敵軍兩萬騎兵被全殲,這於國於民都是一件莫大的喜事。
他本以為皇帝急匆匆的召他入宮,是想要商議北地戰事,讓他們乘勝追擊,滅掉南匈奴,一勞永逸,而張郃也可藉機分得部分北地兵權,萬萬沒想到,皇帝的這一行為大出他所料。
過了有半個多時辰,劉協或許也是罵累了,暫時安靜了下來,荀彧趁機說道,“陛下,保重龍體,萬不必如此動怒。”
“哼”,劉協冷哼一聲,並沒有多說什麼。
荀彧見狀接著說道,“以老臣看來,此次曹彰滅掉了匈奴左大將申屠隆部的兩萬騎兵,於我大漢乃是一件幸事。老臣斷定,那匈奴已被嚇破了膽,可趁機北上一戰滅掉河套草原處的所有南匈奴部落。”
“荀令君,是覺得那黃鬚匹夫立的功勞還不夠大?再多送上他幾份?”劉協斜眼望著荀彧,冷嘲熱諷道。
“陛下誤會老臣了,那曹彰立下此功,並非只是他一人之功,近日老臣得報此戰細節,特來稟報於陛下。”
“哦?”劉協只得知了北地大捷,卻不知其中原委,聽到荀彧如此言語,心中頓時起了好奇之心。
“啟奏陛下,且聽臣娓娓道來,據老臣所知,此役曹彰所率騎兵並非北地兵士,而是魏王的‘虎豹騎’,而且不知何故‘虎豹騎’於數月之內戰力大增,竟然人人可以‘奔射’,這才是此次大勝的緣由。”
“愛卿,朕知道那曹孟德將‘虎豹騎’派往了北地,可是你所說的‘奔射’是為何物?”劉協只有在自己需要的時候,才會表露出一副謙遜好問的姿態來。
荀彧聞聽皇帝如此淺短的見識,稍稍愣了一下神,便又仔仔細細的向他解釋了什麼叫奔射。
劉協疑問道,“哦,即如愛卿所言,那‘奔射’之術,只有那匈奴中頂尖的控弦之士方可施為,我大漢騎兵中有此能耐的更是鳳毛麟角,那‘虎豹騎’雖說精銳,可是為何短短數月便人人習得此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