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還政於朝 第三十一章 青山處處埋忠骨(第2/2頁)
章節報錯
只見臥榻上的李母,並沒有想象中的悲痛欲絕,反而更多的是平靜,似乎早就料道了這些。李母臉上僅是悲憫之色,嘴角彷彿還有那麼一絲若有若無的微笑。
李母嘴角一抿的平靜的說道,“先生快快請起。我兒能夠為國效力,戰死沙場也是他的天命之所在。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更何況今日還有先生將我兒送回,已是榮幸之至。其他戰死沙場的千千萬萬的將士們,也是他人的兒子,她人的夫君和他人父親,他們又當如何?故,我不曾太過傷心。”
“只是心疼我這可憐的蘭兒丫頭,等了我兒這麼多年,最後卻......”
聽聞李母言語,董祀心中頗為震撼,萬沒想到李母竟是這般豁達之人。
不過想想也是,只有這樣的母親,才能教匯出李幹那樣忠勇的兒子!
“我兒生前可曾留有書信或者什麼話,還望先生告知。”
聞言,董祀趕忙回答道,“李子小弟生前,曾囑託我代為照顧您老人家,還有...還有...讓蘭兒姑娘找個好人家嫁了。”
“伯母您儘管放心,李子小弟如今不在了,我就是您的兒子,蘭兒就是我的親妹妹......”
李母抬手打斷了董祀的講話,“我兒生前囑託,先生自不必放於心上。老婆子年歲已高,恐也時日無多。”
“至於蘭兒,老婆子我並不是那迂腐之人,我不會讓她替我兒守寡,自會幫她尋一個合適的人家嫁了。”
“先生貴為一郡太守,自當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去辦,我新興郡數十萬百姓的安危和生計,均繫於大人一人身上,無須太過於顧忌我們。”
董祀聞言瞬間瞪大了眼睛,心中無比驚訝,他就怕李母和蘭兒顧忌自己的身份,而不願接受自己的照料和饋贈。故今日才會單獨前來,而且並沒有表明自己的身份,沒想到李母竟然猜出來了。
“大人,神態雍容華貴,又於郡守大人同名,自不難猜。大人以後也還請儘量不要到寒舍來,老婦人雖然不太過傷心我兒生死,但大人若總來,也不免讓老婆子會常常想起他。”
“大人,還請自便吧。”
李母最後的這句話,就等同於下了逐客令。
董祀自不是愚笨之人,聞言,跪地砰砰砰的磕了三個響頭,起身頭也不回的出門去了。
剛走出院外,便見到郡守府的隨從們在門外等候了。原來郡守府的官員們看著太守大人獨自一人扶棺送李幹回家,恐路上有所閃失,便一路暗暗跟隨了過來。
看著隨從們,董祀平靜的說道,“記住這家,暗中派人多多照料吧,不要被她們發現。”
“諾”
————————
“好,太好了,不愧是我黃鬚小弟,一戰功成,竟然全殲了匈奴左大將申屠隆的兩萬騎兵。”
此時,幾百裡外的許都城世子府內,曹丕收到了北地傳來的捷報,正合不攏嘴的跟執金吾曹真分享著這份喜悅。
“哈哈哈,如此一來,可順理成章讓的讓子文(曹彰,字子文)官復原職了”曹真在一旁也興奮的附和道。
“這倒在其次,重要的是,由此一來,那張郃再想要與我小弟分庭抗禮,可就難了,除非它能夠砍掉匈奴大單于的腦袋。”曹丕狹隘的打趣道。
“子恆所言有理,沒想到馬鐙這麼個小小的玩意竟有如此大的威力,看來這東西多多益善才是。”
“沒錯,傳令司金都尉韓公至,命他速速打造馬鐙,要在最快的時間內裝配全軍。也寫信將此喜訊告知荊州子健(曹植,字子健)小弟和驃騎將軍(曹仁),於他們早日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