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還政於朝 第二十四章 韓公改良水排,刀兵煥然一新(第1/2頁)
章節報錯
自從旬月之前,將趕製出來的首批兩萬餘對馬鐙送往北地邊軍之後,曹植就一直在催促工匠們不分晝夜的趕製。幾乎每過幾日,他便會親自前往工匠作坊,檢視冶煉進展。
這一天,午時剛過,正當他要動身前往工匠坊之時,忽見文欽興沖沖的趕來了。
還沒等他說話,文欽率先開口了,“喜事,大喜事啊公子。”
曹植見狀頓感絲絲疑慮,不禁眉角微微一挑,笑呵呵的問道,“仲若(文欽,字仲若),喜從何來啊?”
文欽也不拖沓,直接爽爽利利的回答道,“不敢相瞞於公子,第二批的馬鐙已經於今早全部完工,共計三萬五千餘對,就等公子前去查驗了,不日便可整裝送往北地。”
曹植聞言,瞬間瞪大了眼睛,心中驚訝不已,暗揣道,“這怎麼可能,數日前自己前去查驗的時候,也不過堪堪剛完成兩萬餘對。想著怎麼也還須十來日的功夫,怎麼今天就完工了,而且還多出了五千餘對?”
想到這裡,曹植急忙問道,“仲若此話,可當真?”
文欽見狀,嚴肅的回應道,“此等大事,末將怎敢戲言,還請公子隨我一同前去檢視。”
說完,二人急匆匆的一同出發,去往到工匠坊的倉庫點驗檢視。
少時,看著眼前林林總總一共三萬五千餘對的鐵馬鐙,曹植還是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回過頭來,仍是一臉驚訝的詢問身旁的文欽,“仲若,這是為何?莫非有天人下凡相助不成?”
文欽微微一躬身,向曹植說道,“末將也不知該如何向公子解說,還是讓主掌此事的監冶謁者(掌管冶鐵的專官)韓暨(jì),韓公至來親自向公子解釋吧。”
說罷,就朝著門外大聲呼喚道,“公至先生,還煩請進來一趟。”
話音方落,便見一位,鬚髮花白的老人迎面走了進來,此人身長七尺五寸,面如重棗,長鬢及胸,著一領粗布麻衣,踏一雙千層底布鞋。活脫脫一副民間老農的裝扮,著實樸素異常。
來人便是主管此次馬鐙冶煉的監冶謁者.韓暨。
韓暨,字公至,傳聞是本朝“兵仙”韓信的後代。卻沒有像他的祖先那樣走兵家的路子,暢曉軍事。反而對冶煉一事頗為上心,走上了一條“墨家”的道路。不過終究殊途同歸,冶煉出來的刀兵,最終還是上了戰場。
“公子,此人便是監冶謁者.韓公至。”
韓暨向著曹植和文欽深深一躬,朗聲說道,“下官見過公子,見過將軍。”
曹植向前一步,將韓暨虛扶起來,笑呵呵的說道,“老先生過謙了,看先生一身樸素,實在不像是朝廷六百石的官員啊。此次馬鐙冶煉提前超額完成,植心中疑惑不已,還望老先生為我解惑。”
韓暨心中早有對論,也不扭捏作態,直接爽朗的回答道,“回公子的話。這冶煉一術,乃是由‘上古墨家’門下的一個偏支演變而來。主要是將礦石粉碎,熔於爐中,變作生鐵,之後再將生鐵融化,經過錘鍊便可冶造田間農具。若千錘百煉之後,可出得‘百鍊精鋼’,便可用作的弩箭刀兵。
冶煉重中之重在於不斷的錘鍊,但鐵坯降溫過快,需要不斷的回爐熔鍊,再出爐錘鑿。當今天下,用於火爐鼓風的多是馬排鼓風,需用馬百匹,甚至有還在用人排,極其耗力。下官用盡半生鑽研此術,終於在旬月之前完成了前朝粗糙水排的改良,也終於可以將至真正的用於金鐵冶煉。此水排可將現有的冶煉速度提升三倍不止,著實尤為可觀”
看著二人,似乎還是有些疑慮和不相信,韓暨不禁微微一笑,接著說道,“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公子和將軍若不嫌棄,還請隨我至工匠坊一觀。”
曹植、文欽雙雙對視一眼,為了解開心中疑惑,便隨著韓暨一同前往了工匠坊。
一入工匠坊,那逼人的熱浪便迎面撲來。冶煉的工匠們大部分都只穿了一條麻布褲子,套一件碩大的露胳膊的皮革護兜。坊內叮叮噹噹的敲擊之聲不絕於耳,好不熱鬧。
坊內正中間,有一碩大的冶煉爐,冶煉爐旁有一個約莫是圓形的木質器具,但是奇怪非常,正是韓公至口中所謂的“水排”。只見那水排被水流衝擊之後,開始咯噔咯噔轉著,然後向爐內鼓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