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還政於朝 第十八章 鍾繇被封異姓王?(第2/2頁)
章節報錯
自己為拉攏鍾繇已經向皇帝獻策數條,可沒想到皇帝當他的面應下之後,反過頭來卻來了這麼一出。這讓自己如何自處?反對冊封?不行,這是皇帝本人自己的旨意,此乃不忠。同意冊封?可高祖皇帝那道“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的遺訓又當置於何地?
一時間,即使是胸有萬策的荀彧,也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界。
終究還是老謀深算的鐘繇率先打破了這尷尬的局面,再次俯首跪拜的大聲說道:“老臣懇請吾皇收回成命。臣功微德薄,‘鍾誠王’這一王爵老臣實不敢當啊。”
聽到這話,劉協臉上隱隱有不快之色,只是當著這滿朝文武和全城百姓,鍾繇又是剛剛歸朝的大功臣,自己不好發作。
心中暗暗罵道,“好你個老匹夫,敬酒不吃,吃罰酒。要不是想著削弱曹氏一族的勢力,而你滅蜀有功,又與荀彧同名,朕會看的上你個老叫花子?”
可是臉上依然笑呵呵的說道:“愛卿過謙了,想那西蜀偏遠,群賊奸惡,魏王多次討伐都不得功成,而愛卿一出馬就令群賊頷首。怎當不得這‘鍾誠王’?”
劉協此話有意的抑曹仰鍾,趁機想要使二人產生間隙,只可惜他太小瞧了曹鍾二人幾十年的友誼。
曹操倒是面色如故,波瀾不驚,只是俯首叩拜的鐘繇眉頭不經意的皺了一下,不過很快也就恢復如常。
此時,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小吏從隊伍後方挪步而出,結結巴巴的高聲喊道:“啟...啟...啟奏陛下,還...還請陛下一同封賞滅吳首功之臣,曹...曹...曹仁大將軍。滅蜀,滅...滅...滅吳皆是蓋世之功,不當有...有...有...所偏頗。”
此言一出,劉協的臉上掛不住了,眾文武的臉上也滿是異樣之色,每個人心中不禁暗揣道“這是何人,如此口吃,卻也能在如此短的時間裡,一針見血,指出此局關鍵之所在”
是啊,滅蜀、滅蜀都是滅國之功,按理來講,哪有隻封賞一方的道理。
“大膽,汝是何人,焉敢在聖上面前如此狂悖?”曹丕很合事宜的站出來發聲了,佯怒訓斥道。不過心裡卻是樂開了話,也不禁納悶此子是何人,年紀輕輕,竟有如此見解?
身旁的司馬懿見狀走出身來向著皇帝一躬,回答道:“迴天子、魏王和眾位大人的話,此乃我京兆尹府,典農功曹,鄧艾,鄧士載,乃是微臣的屬官。”
“區區一屯田小吏,焉敢如此放肆,來呀,將他叉了下去。”
說著,曹丕喚來左右衛士將鄧艾趕了出去,其實是在變相的保護他。假如一會兒,皇帝或者荀彧回過身來,藉機問難於他,於情於理都無法保他,所以只能自己搶先做個壞人,把他趕出去,大不了以後再多做擢升罷了。
司馬懿自然知曉曹丕此舉深意,但唯恐鄧艾年輕莽撞,誤會了曹丕的一番好意,少時便也偷偷的溜了出去。
荀彧見當前迷局已破,便順勢勸諫道:“陛下,封王拜侯之事,應當由尚書檯選一良辰吉日進行冊封,如今這般有些虧欠鐘太傅了。”
劉協眼見事不可為,便借坡下驢道,“今日之事,實賴寡人,此事容稍後再議。卿等隨朕一同回宮,為鐘太傅接風洗塵啊。”
“謹遵萬歲旨意”
眾臣們隨之附和道。
隨後,眾人簇擁著皇帝,在百姓們的夾道歡迎之中又一同回了宮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