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五章 倭國(第2/2頁)
章節報錯
閉關鎖國,鎖的,是民間無權無勢之人。
有權有勢者,藉著閉關鎖國之策,賺得是盆滿缽滿。
就如當前的倭國長崎,幾乎就是一個光明正大存在的倭國對外貿易中轉站。
大恆商人,西夷商人,都多有在長崎與倭國交易。
而大恆,在倭國對外貿易之中,無疑是佔據了絕對的大頭。
西夷商人,數萬裡跋涉,而大恆,無論是從朝鮮,還是從山東,哪怕是從江南,至倭國的距離,都算不上太過遙遠。
再開朝鮮市舶司的話,對倭貿易,必然會愈發興隆。
朝鮮水師巡防營,本就是戍守商道海疆之責,隨著對倭貿易昌盛,朝鮮水師的作用,必然凸顯。
到了那一步,該如何做,也用不著天子去囑咐,時勢會自然演變,目的,也會自然達到。
唯一需要顧慮的,那就是如此,顯然完全與本來的歷史背道而馳,這些數不盡的意外因素,也必然會影響到倭國。
縱觀青史,倭國都是效彷強者。
而漢文明,則一直是倭國效彷,且幻想著超越的物件。
當下,倭國閉關鎖國,但交流越多,外力越大,閉關鎖國的自我封閉,還會不會持續,顯然就是不確定的事了。
誕生一場效彷大恆的維新,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天子慢慢琢磨著當前大恆的戰略部署,若說,要將大恆戰略精力,真正挪至倭國。
只要倭國沒有對大恆造成如前明入侵朝鮮的這般威脅,打亂大恆的戰略部署,那必然就是十數年之後的事情。
十數年時間……
應該夠了。
……
天子至朝鮮的一個念頭,帶來的,便是又一處市舶司的設立,帶來的,便是朝鮮水師巡防營的滿建制。
而其背後,卻似乎清晰表露了天子對於倭國,也有一定的想法。
朝鮮這一處蠻夷之地,也隨著天子的這兩道旨意,再一次的走入文武眼中。
只不過,入眼也只是一瞬,朝鮮什麼情況,對大恆文武而言,顯然不是什麼隱秘之事。
算不上貧瘠,也算不上富裕,周邊無外敵,無隱患,雖有倭國比鄰,但倭國之貧瘠,在大恆當今昌盛的貿易商業環境下,也並不是什麼難知之事。
當然,最重要的便是,當前之大恆,值得人關注的地方,太多,能輕鬆獲得潑天利益的地方,也很多,朝鮮倭國,相比之下,太過微不足道。
但不管如何,大恆,可不僅只有高高在上的勇衛武勳世家,還有一大票徘迴在邊緣的將領勳貴,更有數不盡的被排除在當今主流利益體系之外計程車紳地主。
再頑固的人,也會隨著時間的演變,環境的變化,而有所改變。
而大恆天下,立國十年時間,這天下,變化之大,足以讓任何人瞠目結舌。
改變,似乎……也是必然。
……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