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十分,那他心中,是打一個七八分的折扣。

但事實上,據他的所見所聞。

這天下,他十餘年的治國理政,十分之效,能有三四分落實貫徹,已是得天之幸。

哪怕是作為國家根本之策,亦是實施貫徹得最為長久,因此而掀起的血腥最為濃郁的土地財稅之策,亦是如此。

最清晰的一點,那就是地主依舊廣泛存在,佃戶也不在少數。

而以當前大恆的土地財稅之策,是制止土地兼併,是極力避免一個人,一戶人家,擁有太多土地。

按田畝徵稅,且按田畝之多少,設有階梯稅率,便是從根源上要杜絕土地兼併,杜絕那一戶人家,便能坐擁一縣,一府之土地的滑稽之景。

就好比前明之孔家,聖賢之後,山東一省,近小半之土,不是孔家之土,就是與孔家有關聯。

如此,完全可以說,山東一省,大半百姓,就是依附孔家而活。

土地規模化種植,那是生產力革新到相當高的程度,是民富到相當程度,才會出現的問題。

而這個問題,絕不是現如今的大恆,乃至於未來上百年的大恆,需要考慮這個問題。

哪怕這個問題到來,天子依舊堅信,土地均勻的分在全天下百姓手中,於國於民帶來的好處,遠比集中在一小部分手中,要好得多。

民富之後,土地作用減小,哪怕國家耗費再大的精力去解決此事,也遠比土地集中在少部分人手中,規模化帶來的弊處要強得多。

很是清晰的一點,資源分配的不均勻,那就必然會帶來難以逾越的階級矛盾。

這一點,才是最為致命之處。

對一個國家而言,內憂外患之中,沒有哪個問題,比這個問題,還要致命。

可就是當前大恆如此之嚴苛的土地財稅之策。

這天下,地主依舊廣泛存在,所謂耕讀傳家,也依舊廣泛存在。

手握成百上千乃至上萬畝土地的人,也不在少數。

上有政策,下就有對策。

這說明了什麼,無疑也很是清楚。

要麼,就是朝廷政策貫徹落實不到位,要麼,就是有地方官員陽奉陰違,與人勾結,禍害一地。

顯而易見,一切的問題,最終又迴歸了天子心中那一個禁忌之弊。

那就是……前明之士……

天子手指有一下沒一下的敲擊著桌面,重重思緒儼然在腦海裡翻湧。

他依稀記得,當年初掌權時,何等的意氣風發,又是何等的雄心壯志。

京薊總督,掌京薊軍事,革京軍,查武勳。

後改革天下軍事,大刀闊斧,人頭滾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長生從錦衣衛開始】 【】

何等的暢意。

可權利越來越大,這等肆意,被套上的束縛,亦是越來越多,顧忌,也是越來越多。

至今日,他似乎有些能夠體會到了,後世那一位偉人的無奈了。

六朝何事,只為門戶私計。

這一句話,只要人還存在,就是永遠的必然,根本得不到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