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會的歡愉,天子的心思,為遼省巡撫的張賀及遼省總督的黃得功,卻也難有太多心思。

至深夜,宴會結束,兩人依舊是憂心忡忡之模樣。

為官為將多年,兩人自然也有其人脈關係,白蓮密謀刺殺天子的訊息,兩人自然也有所耳聞。

如此訊息,本與他們兩自然沒有太多關係,畢竟,誰也不認為,區區白蓮餘孽,能夠突破得了錦衣衛及數萬禁軍的天羅地網。

且,最重要的是,這事,和在遼省為官的他們,也沒什麼關係。

但……現如今天子至遼省,若在遼省遇刺,那顯而易見,為遼省巡撫總督,他們絕對脫不開關係。

事關天子之安危,這可不是什麼小事。

稍有不慎,那顯然就是全族掉腦袋的大事。

潑天的功勞,在天子安危面前,亦是不值一提。

如此,張賀及黃得功兩人又豈敢放。

自得到這個訊息之後,天子尚且還在天津府,兩人一文一武,整個遼省就為此轉動起來。

各大稅卡城池排查戶籍證明,軍隊地毯式的對各地匪寇馬賊進行清剿。

當然,在天子還未抵達遼省之前,錦衣衛便早已率先抵達。

對天子預計巡視之處,同樣進行了幾近刮地三尺的排查。

事關天子安危,一旦發生,若說地方府縣,是會被牽連,那錦衣衛,無疑就是首當其衝,是有著推卸不了,也避免不了的責任。

而眼下之遼省,人員之複雜,亦是堪稱青史之未有。

朝廷官方組織的遷徙,主要是從陝西,山東兩省遷徙百姓而來。

兩省之地,數十個縣的遷徙之地,至遼省之後,為了破滅舊有秩序,能夠很好的融入大秩序之中,遷徙之民,往往皆是打散之後,才分配到遼省各地。

而這,還只是朝廷官方的遷民。

大恆的鼓勵民間遷徙政策,早已下發了天下。

遷徙者,一律分發土地,農具,種子,以及一年口糧,還有分配到村的耕牛使用,同時還免除三年農稅。

且,朝廷還針對組織民間遷徙者,制定了堪稱極其豐厚的獎勵。

在民間,允許私人組織百姓遷徙,對民間自發組織遷徙領頭者,更是按照遷徙而來之人數,有著不同,但皆可稱得上豐厚的獎勵。

在昭武六年,就有山東一里正,組織了近三百戶,一千餘百姓,遷徙之遼省。

按獎勵制,此里正,被授予民科進修之資格,讀滿兩年後,被授從九品之職,一躍而起,從不入格的里正,躍遷至官老爺,這般魚躍龍門,已然足以震驚世人。

故而,在此千金買馬骨的訊息傳出之後,由民間組織的遷徙,陸陸續續這些年下來,其規模儼然一點也不比朝廷組織的遷徙要少。

據遼省統計,至當前昭武九年,由民間富戶地主組織的遷徙,其遷徙規模已然高達二十萬之眾。

其中一次遷徙,規模最大者,甚至高達近五千人。

就如昭武八年,浙江紹興雪災,紹興織絲傳家的常家,便租用船隻近百條,組織了近三千災民,遷徙至遼省。

很是清晰的一點,那就是,對富戶豪商而言,組織遷徙的錢糧,較之其組織遷徙成功之的功勞,實在不值一提,也無疑是一個不要太划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