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德子趕緊回道:

“回稟陛下,從昭武元年起的。”

聞此言,天子皺起的眉頭,才緩緩舒緩開來,隨手拿起一冊,翻閱開來,官員名字,職務,地域,所犯何事,年月,皆記錄得一清二楚。

時間一點一點的流逝,天子也是一頁一頁的翻閱著,知道殿外暮色已臨,天子才放下了最後一本名冊卷宗。

很是顯然,落馬的官員,都離不開一個“利”字。

官與官,官與商,官與農……

整個天下,都被各種各樣的利益脈絡籠罩覆蓋著。

同樣顯而易見的是,被查的,永遠只是少部分,而這少部分,都還只是微不足道的人。

沒有源自朝廷中樞的大變,利益脈絡中那些位高權重者,永遠都不會被查。

當然,當地位權利高到一定程度,在乎的,已經不是單純的“利”了,而是名與利!

就如天子本身,他會在乎單純的利嘛?

顯然不會。

朝廷的重臣們,亦是如此,單純的利,對他們而言,已經沒了任何意義。

當位極人臣,主宰天下之政,在乎的,就是施展抱負,主政天下,名留青史。

可要做到這一點,單靠一人之力,自然不可能,就如天子只靠自己,也不可能建立大恆,為了穩定大恆,天子有再大的抱負,對他的根基……武勳,也向來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朝廷重臣們,自然也是如此,為了在朝廷立足,為了施展抱負,其背後,必然有一連串錯綜複雜的派系利益存在。

對自身派系利益,也必然會睜隻眼閉隻眼,也必然會有所包庇!

這同樣也是不可違逆的必然。

“呼……”

隨手將這一卷名冊合上,天子長吐一口氣。

來此世,從踏上這天下至尊之位,從前的李修,便已死去,現在的他,從心理,到身理,只有一個身份,那就是大恆開國之君,昭武帝!

到了如此地步,他唯一的念想,就是讓這個民族的百姓,過得好一些,讓這個民族,避免後世的悲慘,讓這個民族,在未來,也能傲然的屹立世界之巔,依舊是母庸置疑的天朝上國。

只有這樣,民族的自信心,便會永存,崇洋媚外,便永遠都不會出現,****,那更是不可能。

在唯一的念想之下,堵胤錫之奏,算是戳到了天子的內心深處。

六朝之事,只為門戶私計。

天下之人,也皆為利而動。

太多的根深蒂固,天子的很多政策,都是在違逆人心大勢,是在犧牲掌握絕大部分資源權利的少數人利益,來造福沒有資源權利的大多數百姓。

哪怕這個人心違逆,只是違逆了少部分人的人心,天下絕大部分百姓的人心,是順從且認同天子之策。

但……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個民,指的從來就不是最底層的百姓。

自古至今,一次又一次王朝更替,哪怕大多數都是走民不聊生,由百姓掀起,但最終,能得天下的,又有幾個百姓?

那新天下之中,又有多少是舊天下作威作福者?

為政策決策主導的,也從來不是百姓,哪怕,為政策主導決策的,是百姓出生,但……人的想法,是會隨著屁股的位置而變的。

背叛之事常有,但背叛階級者,太少太少。

他在,尚能勉強支撐,若有一日,他不在了,哪怕大恆依舊按照他鋪設的道路而行,但其內在,必然會變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