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 需求促進生產(第2/2頁)
章節報錯
甚至,完全是賠著本賺吆喝。
而歷史上的英國,之所以能夠發明蒸汽機,且沒有什麼阻礙的極快速普及使用,研發換代,直接帶來工業革命。
其根本原因,也是因為採礦,準確的說,是因為煤礦。
英國的煤礦,大都是淺層礦,也就意味著,開採極為容易。
開採容易,再加之地下水資源豐富,開採煤礦時,更是需要不斷抽取礦坑之水,同時因開採容易,煤炭堆積,也需要水來澆煤,預防起火。
如此,人力肩挑手扛,自然難以勝任,也就催生了需要生產力革新的需求。
且,開採容易,也就意味著,開採成本低下,且利潤豐厚,如此,便是財大氣粗,對生產力的革新,縱使效用堪憂,卻也有著強烈的需求所在。
當然,這也和社會的大環境有極大的關聯。
而在大恆,乃至世界其他地方,大都是深層礦,開採難度暴增了數十上百倍。
開採難度大,也就意味著利潤低下,在曾經前明時期,私人開礦買賣,煤價一直都是居高不下,利潤恐怕還是可觀。
而在大恆,煤礦與糧食,鹽,布一樣,被定為民生所需,嚴格控制著價格。
本該為壟斷暴利的礦業,利潤雖還存在,但顯然高不到哪裡去。
深層煤礦的生產工藝也難以革新,開採難,產量小,以及有著龐大的人口基礎作為支撐,革新生產力的大環境,哪怕有著他這個天子的強力支援,但也根本就還未形成。
換而言之,環境的思想還未改變,以及,天下還沒有促進生產力革新的迫切需求。
而這兩點,便是天子一直致力解決的。
對思想的改造,以及,政策之下對生產力提升的需求。
這也是天子為何對朝中傳統的文官士紳頗為不喜的根本原因。
統治天下,文官是必不可少的存在。
但從小接受大環境教育影響的傳統文官士紳們,他們的思想,大都還是停留在傳統的思想之上。
奇淫技巧,不務正業這個根深蒂固的觀念,在思想沒有換代之前,根本難以消除。
《劍來》
思緒流轉之間,在兩位部堂重臣的陪同下,天子在這百川港四處轉悠著。
微服私訪之下,一切都展現得無比清晰,沒有絲毫之隱藏。
如稅務司的吃拿卡要,如幫派橫行的涇渭分明,乃至,駐守百川湖的水師,京軍禁軍,也明顯有觸角摻和其中。
一切都看在眼中,天子卻沒有太多神色變化。
一直到天色漸黑,天子才停下了步子,跟隨天子轉悠一天的兩位部堂大臣也明顯滿掩疲憊,尤其是劉起元,本就年老體弱,這高強度的走一天,著實有些撐不住。
“朝堂的重心,要轉移到內政之上。”
但天子接下來的一句話,卻頓時掃除了劉起元的所有疲憊。
重心轉移?
言下之意,不就是要終止這場演變至讓他們難堪之境的風波?
天子也沒有解釋的想法,邁步上了馬車,獨留下洪承疇劉起元兩人面面相覷。
但卻也都似如釋重負,都是文官,縱使立場不同,但也沒人願意被逮著揍,能結束,自然是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