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南與北!(第2/2頁)
章節報錯
只有這樣,大恆才永遠都不會固步自封!
也只有這樣,才能有足夠的財富,來供養大恆之民!
一國財富,養一國之民,和鯨吞世界之財富,養一國之民,這無疑是有著天壤之別的兩件事!
他要讓這片海域,成為大恆的內海!
五千年來誰著史,文明的光輝,永遠在這神州大地,未來,也當由漢民來引領世界之方向。
思緒流轉,天子之目光,亦是定格在了南京城之上。
若按照他心目中的戰略佈局,北京這個都城,顯然無法撐起這般戰略佈局。
踏向海洋,鯨吞世界之財,那就意味著,江南商業海貿,會隨著時代飛速發展。
而朝廷若依舊在北方的話,明末對江南控制無力,地方之財難為朝廷所用的現象,必然會再次出現!
況且,商業海貿極速發展,朝廷若不能及時接觸瞭解,那必然也會導致對商業海貿政策的落後,從而出現種種制度的漏洞,積累出天大的弊病!
再者,海貿之重,在於水師,在於遠洋水師,朝廷長期處於北方,對水師的控制力,無疑會大大降低!
更別說如臺灣,呂宋,這些距離江南海疆,都算是頗為遙遠之地了,更別說還處在北地的都城北京了,一來一回大半年,根本談不上任何有效的統治!
而南京,無疑是一個極好的選擇,通江臨海,輻射南北,對大恆的海洋戰略佈局,無疑是有著天大的益處,同樣,也能撐起大恆對海洋的開拓!
當然,任何事情,有利就有弊。
遷都南方,那必然會導致對北方邊鎮的控制無力,也必然會讓北方發展無力,同時,也必然不可能保持這般賑災極度,當然,還有最重要的草原邊患!
也會讓朝廷陷入繁華,從而喪失鬥志,習慣穩定偏安,戰鬥力頹弱……
種種弊處,必然會出現。
天子之目光,在藏地,草原之間流轉,隨即,亦是定格在南北江河道路之間。
是問題,那就有解決之法,如有一條連線南北兩京的水泥路,那,縱使交通工具沒有任何變化,那陸地的交通速度,也至少能提升十倍左右!
如修繕河流,加強海貿,以江河大海,也能加強南北聯絡。
如草原邊患,一次徹徹底底的犁庭掃穴,便足以重創蒙古,打出十幾年太平,待到科技發展,槍械的真正代差出現,再來幾次犁庭掃穴,以鐵與火鎮壓,以商貿籠絡,蒙古,自然就會完成從桀驁不馴到載歌載舞的轉變。
唯一需要顧慮的,就是藏地的控制,但只要朝廷有決心,這也能用時間來演變,況且,要徹底解決草原之患,那藏地,就必須平定。
不然的話,草原之患,永遠難以杜絕。
只要新學蓬勃發展,科技興盛,工商發達,所有問題,都能慢慢解決。
只不過,北方這些問題,必須得在遷都之前解決,不然的話,待到政治,軍事,經濟中心都到了江南,那時候,再想解決北方問題,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十年……二十年?”
天子喃喃自語著,心中卻是愈發的急迫起來。
他已經不年輕了,三十而立,雖是壯年,但這個時代,平均壽命,也不過五十來歲。
縱使他習武有成,氣血旺盛,但,誰又能保證自己能活得長壽!
可他要做的事,要開創的千古偉業,才剛剛開始。
而這些事,只能他來完成,也只有他能完成!
後世之君,再英明,也只能在他定下的框架中修修補補!
太多的事,他不做,在沒吃過大虧之前,就永遠不會有人去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