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南與北!(第1/2頁)
章節報錯
平定江南之戰已然打響近一月,戰爭的訊息,自然早就傳至京城。
北疆後金餘孽做亂,蒙古南下的訊息,也在這京城廣為傳播。
若在以往,這般戰火四起之局,定是引得人心惶惶,甚至出現百姓士紳大規模外逃之景,亦是正常。
而這一次,在這京城,乃至直面草原兵鋒的各大邊鎮之地,都顯得無比的安寧,根本沒有被這戰爭影響太多。
畢竟,從前明,至如今,除了昭武三年停歇了一下,幾乎是年年大戰,對外也好,對內也罷,難打也好,容易也罷!
最終的結果,都是一樣,那就是一場場勝利,是輝煌的凱旋!
一場場輝煌大勝,鑄就了大恆將士戰無不勝的信念,也自然,讓大恆百姓,尤其是北方這些以前深受邊患之禍影響的百姓如有榮焉。
在這如有榮焉之下,自然是對大恆軍威的自信。
也沒誰會認為,這似乎如日中天的大恆……會敗!
對那屢敗屢戰的林丹汗,更是少不得嘲笑,戲班子,說書人,那是嘲諷得痛快。
再加之如今內廷商行對市場物價的統籌平衡,這場戰爭,到目前為止,除了讓街頭巷尾的百姓們,多了一點談資外,其他的,影響倒也不大。
相比民間的淡然,在朝堂,對這場戰爭,反應顯然大得多。
在乾清宮,眾總參謀部軍機參謀忙碌,匯總著各地軍情,爭論不休。
在軍情輿圖之前,眾閣臣及各部侍郎佇立,一旁則是五軍都督府眾武勳及總參謀部幾個一等軍機參謀。
文武之間,圍繞著這軍情輿圖爭得是面紅耳赤,其激烈程度,一點都不下於偽明朝堂的爭論。
天子坐在側殿,卻是不緊不慢的品著茶水,至於文武的爭論,似乎完全沒有聽到一般。
文武之間的問題根源,很是簡單。
對於江南與北疆的戰爭,武勳,是肆無忌憚,恨不得四面開花,打得個天翻地覆。
而初接觸大恆兵事的文官們,則很是慎重,生怕有紕漏,出問題。
如此爭論,天子自然沒有參與進去的心思,甚至,還樂見其成。
如今的大恆武勳將帥,在一場場大勝之下,儼然有驕兵之意,這個時候,能有人來潑潑冷水,掌下舵,顯然是件好事。
不然的話,天子毫不懷疑,真打嗨了,估計就不是南攻北守了。
那就是兩面開花,全面開戰了。
思緒一閃而逝,天子放下茶杯,轉動一下椅子,看向了側殿之中的這副大恆輿圖。
南明之根基,從來不是那頹弱的南明衛所兵,而是在於水師。
水師的存在,給了南明進可攻退可守的底氣,而無法遏制南明水師的情況下,無疑也難將南明一網打盡。
顯而易見,收復澎湖,殲滅南明澎湖水師,這場平定戰爭,就已然沒了懸念。
偽明福建水師,被擠壓在了沿海,失去了水師最重要的機動力。
剩下的,就只有陸地上的橫推了,結局,已然註定,唯一的未知,就平定江南之戰,何時結束。
以及,註定艱難的對江南統治。
注視著江南之地,天子的目光,卻是下意識的往輿圖上的海洋看去。
澎湖……臺灣……呂宋……占城……蘇門答臘……滿刺加……
和後世的東南亞並沒有什麼區別,但,無一例外,皆有著西夷的蹤跡存在。
毫無疑問,在人類全面踏足星空之前,海洋,便是人類的未來所在。
無論是後世的屈辱,還是今朝的宏圖霸業,對這些地方,大恆顯然都有著必定的需求。
未來的大恆,重心必然是在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