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居庸為背,紫荊為喉!(第2/3頁)
章節報錯
他的一舉一動,哪怕一個神色變化,都會被無窮的放大,引得麾下將領為之猜測,從而讓軍心動盪。
“火炮不要停,讓其他各營將士好生休整,準備決戰!”
下達最後一個命令之後,李修沒在逗留,策馬而動,亦是朝中軍大帳而去。
在場眾將,亦是下意識鬆了一口氣,面面相覷,雖有交談之心,但一個個卻也明顯頗有顧忌,很快,便相繼離去。
此刻,中軍大帳之中,李修已是佇立在那一副大明輿圖之前許久。
陝西之局勢,已然不在他的顧慮之中,會師鳳翔,十萬大軍集結,足以輕易震懾所有不服!
也足以讓他將陝西數年的混亂徹底終結,徹底穩定這個大明北方的禍亂之源。
按照本來之計劃,平定陝西,自然是攜大勝之威,整頓整個北疆之軍事,徹底穩定北疆,然後將重心轉至江南。
安定內勢,再放眼外部禍患。
這無疑是最穩妥的一個程序。
可如今蒙古叩邊,無疑是擾亂了這個程序。
甚至可以說,徹底打亂了原本的內外局勢!
連鎖反應!
這四個字,在蒙古叩邊之後,註定將上演得淋漓盡致。
谷鋌
大明,氣數已盡!
這句話,便是這連鎖反應之下的最大體現,亦是清晰證明了天下人心的動盪。
一個國家的統治基礎,在於朝廷的威嚴,在於天下對朝廷的敬畏。
而如今,大明,氣數已盡,這句話堂而皇之的流轉大江南北。
其背後之含義,已然很是清晰。
蒙古叩邊,就好似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其帶來的人心動盪,一點都不比其兵鋒要弱多少,甚至,某種程度而言,人心之動盪,要遠比兵鋒之破壞,要大得多!
只不過,對李修而言,如今,人心動盪,已經不是他能考慮的事情了。
兵鋒之威脅,才是當務之急。
擋住了兵鋒,那就還有機會收拾人心。
擋不住……
大明,氣數已盡,就真的要成定論了!
……
“居庸,紫荊……”
這寂靜之間,注視著眼前的輿圖,李修突然輕聲微喃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