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三章 倒黴蛋(第1/2頁)
章節報錯
京城的風暴依舊在持續,沉寂已久的錦衣衛,亦是再一次用血淋淋的現實向世人證明,它的獠牙,依舊鋒銳。
只不過,這一次,不同於以往錦衣衛的先抓後審的行事風格, 那朝堂上的案情卷宗分發,一個個證據確鑿,卻是硬生生的堵住了所有官員的嘴。
對滿朝文武而言,這似乎又是一次無言的震懾。
唯一慶幸的便是,那一份份案情卷宗,似乎也劃定了這場風暴的底線, 在抓完案情卷宗上記錄之人後,京城中肆掠的緹騎, 便立馬收斂了鋒芒,驟起的風暴,亦是歸於平息,若非那一份份清晰至極的案情卷宗,都彷彿是一場幻覺一般。
京城歸於平靜,而在京城之外,如今的大明天下,隨著時間的推移,局勢儼然一點一滴的惡化起來。
誅李修,清君側。
這個口號,亦或者說這面大旗,以陝西為中心,早已擴散至整個天下。
在陝西漢中府,第一個舉起這面大旗的靖虜衛以及李自成張獻忠兩部,已然成了天下矚目的風暴中心。
短短數十天時間,曾經被圍剿得無處逃生的賊軍殘部, 藉著這場東風,幾乎是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脹蔓延著。
鳳翔府, 漢中府,大半個西安府……
曾經只能四處流竄的賊軍,在這場東風的作用下,竟穩穩的盤踞數地,且所控制之地,還在飛速的蔓延擴大著。
而隨著這支叛軍的飛速壯大,那一面所謂的清君側之大旗,亦是愈發招展,連鎖反應之下,整個天下的亂勢,亦是一點一點的淪陷起來。
在薊鎮,如今之天下,動而不亂之地,可謂是寥寥無幾,薊鎮,無疑就是其中一處。
自當初薊鎮改制,整兵數萬,薊鎮,就一直肩負著守衛京城門戶, 同時威臨草原的重任。
如今之局勢之下,薊鎮更是重任在肩,既要把守京城門戶,為京城倚靠,又要威懾草原蒙古部族蠢蠢欲動之心,更是在必要之時,隨時支援山海重鎮。
如此重任之下,自崇禎帝駕崩開始,李修亦是一次又一次的增加了薊鎮的軍力。
事至如今,薊鎮已然有軍力近八萬有餘,騎兵更是佔據半數!
毫不誇張的說,如今薊鎮之存在,完全可以說,是李修佈局天下,維持天下局勢不可或缺的一環。
也正是因薊鎮威懾四方的存在,李修才得已從容佈局,放眼天下。
不然的話,真正意義上的天下大亂,恐怕隨著那清君側的大旗高舉,就已經徹底來臨。
在江南,事實上,江南之亂,在如今整個天下的亂局之中,可以說是最為不起眼的存在。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同理,在士紳階級主導之下的所謂兵亂,看上去雖聲勢浩大,也僅僅只是看上去而已。
在李修早已準備好的佈局封控之下,事實上,在第一時間,兵亂便被控制侷限在了各地。
之所以一直聲勢浩大,難以解決,究其原因,不過就是因地方各府縣的無作為,以及陽奉陰違而已。
對武人干政,乃至武人掌權,對這文風鼎盛的江南而言,本就是不可接受之事,更別說,這武人,如今還將手觸及到了他們的身家性命。
士紳階級的反噬,才是江南最大的問題,而這個問題,顯然也非是嚴順可以解決的。
如今他能做的,就是步步為營,以南京為基點,統轄著各地衛所,一點點的向各地推進,同時履行清查衛所職責。
當然,還有一件最為重要的事,便是與錦衣衛,一同配合秦國公府中的錢莊商賈,在江南蔓延成長,對抗著傳統意義上的江南士紳階級,從而達成如今江南獨特的對峙拉鋸之局面。
谷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