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裱糊匠,遠不如他也!”

李邦華搖了搖頭:“秦國公行事作風太過狠辣兇猛,完全沒有顧忌大局之安穩!”

“且,其到底是為了大明,還是為了他自己,尚且兩說……”

“現如今,哪裡還有什麼大局可言!”

孫傳庭搖頭一笑,顯然,他並不贊同李邦華的觀點。

“我等得慶幸,如今之天下,有他秦國公鎮壓著,不然的話,內憂外患,我等哪裡還能有如此閒心!”

聞此言,李邦華沉默許久,才幽幽一嘆:“天子走得太早了啊!”

此言入耳,孫傳庭亦是搖頭苦笑。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

再緊密的關係,都擋不住歲月的消磨,更何況,還是天子與臣子……

如今,或許才是最好的局面。

不然的話……

山河淪陷,只在剎那之間!

就在這寂靜之時,院中,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驟然響起,隨即,便只見一名下人走來。

“老爺,秦國公派人來了,說是請兩位老爺前往天壽山一敘……”

……

人走茶涼,這句話,縱使是高高在上的天子,也逃不過。

天啟帝的靈柩還在宮中停放著,崇禎帝的靈柩,又緊隨而至。

人都是現實的,更何況宮中這些宦官們,停靈之地,除了寥寥幾個老太監,和日常執守的錦衣衛,便再無他人。

天啟帝,是驟然駕崩,誰也沒有預想到,故而,其帝陵,根本未曾修築,只能停靈宮中。

而崇禎帝,雖在遇刺垂危之後,朝廷便開始了帝陵的修築,但,一座帝陵,又豈是一時半會能夠修築好的。

故而,現如今,崇禎帝的靈柩,也只能停於宮中,等待著帝陵竣工的那一天,才能正式入土為安。

只不過,這注定將是一個頗為漫長的等待。

一座帝王陵墓,自然不可能如普通人那般,隨便有塊地,埋了便可。

和以往絕大多數天子皆是一樣,天啟崇禎兩座帝陵,皆是耗銀數百萬之巨的大工程!

如此龐大的數字,已然堪比如今大明一年多的賦稅總額。

甚至,都可以說是超出了大明所能承受的上限。

但……

該修築的,還是要修築。

在這個時代,誰都不敢,也不會阻攔絲毫,

對李修而言,亦是如此,於公於私,他都沒有阻攔的理由。

於公,天子的存在,是他立足朝堂的最大倚仗,或者說,是最大的法理依據,他要想站得更穩,就必須將天子這面大旗,高高舉起。

於私,天子對他可謂是極盡榮寵,甚至,連這大明江山,都託付給了他,他又豈能連天子的身後事都剋扣阻攔。

不過,對如今的大明而言,要承受兩座天子陵墓的修築,顯然是不可能的事。

如此,也只能由內帑撥銀,銀子如流水一般消逝,換來的,便是兩座日漸完善的天子陵墓。

當然,也不全是天子陵墓,崇禎的這一座天子陵,同樣,也是李修的陵墓。

崇禎留有遺詔,待秦國公百年之後,許其陪葬昌陵,而昌陵,便是崇禎陵墓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