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重鎮(第1/2頁)
章節報錯
世事就是那麼的無奈,被朝堂死死的摁在陝西,不得挪動絲毫。
縱使李修準備得再充分,耗費再多資源去加速這個行軍過程,但陝西之京城,兩千多里路程,依舊是個難以跨越的路途。
畢竟,這個時代的道路,可不是如後世那般,四通八達!
寥寥幾條官道,七繞八繞,聯通幾個重鎮,有的地方,甚至都沒有官道可言,這也是為何這個時代的戰爭,重城要塞重要的原因。
因為不奪取那些處在交通要道上的重城,你都沒地方可以走!
預估兩千多里路,實際上,亦是遠遠超出了這個距離。
再加之寧遠至陝西,這遙遠的信使趕赴的路程。
實際上,自李修開拔出兵開始,就已經落後了後金大軍很多很多。
李修率領勇衛營還在半路上緊趕慢趕,努爾哈赤,則已經整合好了蒙古各部,號稱十數萬大軍,兵鋒直逼薊鎮邊疆!
而對朝廷而言,這個時候,才知道什麼叫做兵到用時方恨少!
後金主力在遼東虎視眈眈,原本一直被朝臣們當做底氣的遼鎮精銳,此刻誰也不敢擅動絲毫。
事實上,自袁崇煥的軍情奏報至京城後,原本大呼小叫著要袁崇煥趕緊率兵阻攔努爾哈赤的朝臣們,頓時就閉上了嘴巴。
遼鎮的作用,朝臣們自然清楚,遼鎮在,努爾哈赤就算捅破了天,最終也不可能在中原久待,遲早還是要回去的。
但若是遼鎮丟失,那可就徹底完了,山海關距離京城,也不過幾百里路,以後金的兵鋒,數日便可兵臨京城,一個不好,這煌煌大明,就得來個衣冠南渡,重演前朝之事。
大明就得變成南明瞭,那才是天大的禍事!
大明最精銳的遼鎮邊軍不能動,那在天下勤王兵馬到來之前,就得依靠薊鎮邊軍,以及……嗯,還有京營……
只不過,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薊鎮邊軍,還有京營,是個什麼爛樣,朝臣們自然無比之清楚。
儘管提前有所準備,但糜爛腐朽,又豈是一時半會能夠解決的!
於是乎,那一道道催促各地勤王大軍的旨意,就跟雪花一樣,每天不停的散至各處,催促,催促,還是催促。
而這一次,朝臣們也終於沒再想著將李修與勇衛營摁在陝西不給動了。
事實上,從後金出動的訊息傳來朝堂,誰都知道,這一次,不可能再將勇衛營摁住了。
勇衛營回京,是必然。
而事實也是如此,出於惡趣味,李修這率軍勤王歸京,每天還不忘給兵部彙報一下行軍進度。
這可是把不少朝臣給噁心壞了。
誰都知道你李修從不鳥兵部,現在每天彙報,嘚瑟個啥!
只不過,勇衛營這行軍速度,也著實讓不少朝臣為之驚訝。
其他勤王軍隊,每日能走個五六十里路,那還是緊趕慢趕,朝廷不停催促之下的結果。
這勇衛營,看其行軍進度,每天儼然至少是急行軍八九十里路,這速度,都快趕上騎兵的行軍速度了!
被朱由檢臨時任命統籌京薊防物的孫承宗,在瞭解了勇衛營這飛一般的行軍速度後,更是當眾表示,若如此急行軍之速度,勇衛營尚能保持完整建制,必戰迎擊努爾哈赤,當以勇衛營為絕對主力。
對此評價,朝臣們自然不可置否,雖說經過數次平賊之戰,朝臣們也都知道勇衛營絕不是一支弱旅,但其真正成色如何,這還是需要考究的事。
但眼下之局勢,能有強軍來援,亦是一件好事。
只不過李修那特立獨行的姿態,卻是讓不少朝臣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