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回京難(第1/2頁)
章節報錯
袁崇煥這甩鍋速度,儼然是讓朝堂諸公都有些措手不及!
遼鎮每年耗費朝廷無數錢糧,穩若金湯那是是必須的,薊遼一體,你薊遼總督每年控制著大筆錢糧,薊鎮空虛,無禦敵之力,不應該是你薊遼總督應該反思的嘛?
現在給你鍋你竟然不接著,還反丟回來,想讓朝堂給你揹著,簡直是不為人子!
一時之間,朝堂風向驟變,指責袁崇煥尸位素餐的言論,亦是如狂風暴雨一般席捲而起。
如此,儘管誰也不知道後金到底是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還是在真的進攻寧遠的情況下,袁崇煥,已然被朝臣默契的扣上了一口大鍋。
畢竟,對於遼鎮,朝堂上可早就不滿至極,每年耗費如此多錢糧,無數鎮堡修了丟,丟了又修,迴圈往復,也沒見什麼大的戰果出現,反而後金的小日子還越過越舒服。
歷史上養寇自重的事情多得去了,大家都是書海里熬過來的,又豈會看不出來。
只不過,這麼多年過去,遼鎮早就不是單純的遼鎮,藉著後金的這股東風,其中的利益牽扯,已然是大明朝堂中一股不可小覷的龐大勢力,而且還是有些超然世外的感覺。
只不過,人家與東林和閹黨不同,東林與閹黨,爭的是朝廷中樞,遼東將門,當的是有實無名的藩鎮,誰掌權,在後金的威脅下,都得捏著鼻子認了這遼東將門的存在!
這也是為何那毛文龍從兩百兵將起家,能夠一路扶搖直上的最大原因。
畢竟,無論是閹黨,亦或者是東林,總有那麼幾個一心為國的存在,故而,毛文龍的存在,亦是可以看做朝堂一些有識之士對遼東的一點制衡。
只不過,如今後金大軍已動,朝堂的風波,也只是過下嘴癮,雷聲大,雨點小,真的處置袁崇煥,還真沒誰會做這個決定。
且不說臨陣換將影響有多大,但後金要真的後金虛晃一槍,來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這口鍋,那可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時至如今,縱使再怎麼嚷嚷著後金不可能繞道入關者,也不得不承認,這個可能性,已然存在。
但要說怎麼去杜絕這個可能,去預防這個可能,誰都能隨口說出無數個方法策略來。
但要落實實施,誰都知道,沒那麼簡單。
這個時候,朱由檢才終於下場,當然,現在,朱由檢早就學聰明瞭,以他現在的根基威望,要做什麼,絕不能親自下場。
親自下場,那就是皇權與臣權的對立了,沒有絲毫挽回的可能,若是達成目的還好,達不成,那丟的可是天子的臉!
故而,此時朝會,在這涇渭分明的朝堂中,兵部侍郎的上奏,頓時引起軒然大波。
上奏內容倒也沒什麼,無非就是李修在陝西平賊有功,如今局勢動盪,京師空虛,請調陝西總兵李修率部歸京,加強京師防禦。
對絕大部分文官大臣們而言,他們可是廢了老大勁才將李修與勇衛營趕走,這才幾個月啊,哪裡能讓他這麼快就回來!
本該群情激昂,眾口鑠金,但尷尬的是,他們還真沒什麼理由拒絕這個提議。
畢竟,當初將李修弄走的藉口……如今似乎已然有成為先見之明的可能性……
而且,剿賊有功,也著實是他們抹滅不了的事實。
再者,楊鶴的上奏也早就到了京城,陝西賊亂,已經徹底平定,這也是超出了不少人預料的,本以為陝西鬧得那麼嚴重,怎麼也得折騰個一年半載的,誰會想到這李修這麼能打,嚇得陝西眾賊紛紛接受了招撫,如今可是乖巧得很!
賊都平了,再將一支天子親軍死摁在外面,不讓回來,這也站不穩腳跟,稍有不慎,就會被倒打一耙,扣上個居心叵測的罪名。
一時之間,朝堂竟陷入了詭異的沉默。
事實上,誰都知道,這個時候,將這麼一支能打的軍隊,調回京城,自然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