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王城新貌(第1/2頁)
章節報錯
故母節之後,天氣一日比一日炎熱,雨水也越來越頻繁。
整個王城開始進入了一年一度的雨季生存模式,大部分戶外工程陸續停工,各部落也都進入了農閒時間,除開農田除草和排水管理之外,基本上沒有了太多勞動。
王城看似閒了下來,但實則卻並不閒。
三月底,王城西南的學校正式建成,徐晨釋出巫王令,從王城附近各部落挑選一批頭腦靈活表達能力相對出眾的男女少年進入學校學習,主要學習內容為識字、書寫、計算、丈量、稱量、管理等內容,主要是為各朝廷衙門培養後備人才。
當然,為了提升所有官員的能力,當前所有府衙已經委任的官員,每天也要到學校專門上一節課,主要學習內容是識字計算和處理各種日常政務,徐晨親自任教。
眼下這種培訓只是權宜之計,未來這所學校的主要目的是從各部落招收年齡更小的孩童和少年,分批分層進行更加廣泛的教育,最終的目的是打造一所高層次的王城學府,為國家源源不斷培養管理人才。
按照徐晨的大巫分級體系和推廣計劃,未來所有大型族群和部落聚集區,都會陸續開設學校。
要想巴國真正能夠擺脫野蠻發展成為一個強大的文明國度,教育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光靠一群女巫是不行的。
還需要大量擁有知識文化的醫師、工匠、官員、軍官甚至部落首領。
只有形成一種普及型的知識教育,提升整個巴國的文化水平,巴國才能真正繁榮強大起來,才能持續不斷的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
若是沒有深厚的文化積澱和知識武裝頭腦,一旦他這個身為大腦核心中樞的巫王陛下掛了,說不定整個巴國很快就會衰敗下去,幾十年之後說不定一盤散沙的巴國會再次退回到原始部落時代。
不過教育發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還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基礎積累。
第一批教師,第一批醫師,第一批工匠,第一批官員,第一批軍官,第一批擁有新文化新知識的部落族長和首領群體。
這些都需要徐晨親自去慢慢培養,沒有任何投機取巧之法。
四月,進入夏季之後,天氣一下瞬間就變得狂暴炎熱起來。
不過隨著夏季的到來,各種瓜果蔬菜開始大量上市。
季蒼河水開始暴漲,魚蝦水產迅速成為了王城民眾日常食材,王城東南市場區的水產和野獸禽蛋交易市場正式開業。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同時開業的還有一條綜合商業街。
商業街上有皮具店、武器店、鹽店、酒店、染布店、銅器店、錫器店、飾品店、彩陶店、雨具店、雜貨店等各種眼下算是比較成熟而且有特色的純商業店鋪。
甚至徐晨還在這裡開了兩家餐館。
一家是麵食店,主要是賣些包子饅頭面條煎餅等日常食物。
另一家算是比較正規的餐館,主要經營雜糧粥飯、米飯和一些簡單的燉煮菜品。
雖然是徐晨眼中兩個路邊攤檔次的蒼蠅館子,但兩個新奇的餐館甫一出現,便一下激起了整個王城民眾的興趣。
整齊的餐桌板凳,乾淨的陶器碗快,熱騰騰的美味食物,只需要手上有一枚銅錢,就能飽飽的吃上一頓。
隨著軍營常年從王城附近收購大量的柴草和魚蝦蔬菜等生活物資,使得王城附近所有部落常年也都有了一些收入,再加上官員和軍官階層每個月也開始能夠領取數十上百文錢的俸祿,各部落也還有一些其他渠道的收入來源,使得王城附近民眾也已經開始有了一定的財富積累和消費能力。
民以食為天,任何時候,吃飯總是最重要的事情。
各部落這些年雖然也陸續擺脫了飢寒交迫的狀態,但也僅僅剛剛達到溫飽而已,對於吃好還有十萬八千里。
就算是徐晨發明石磨已經五六年時間,但真正能夠每天吃得上精細麵食的部落卻少之又少,也就徐晨有這個條件,大部分也就隔三差五甚至十天半個月才能吃上一頓,而且還是非常簡單的麵食,甚至像刺叉族、有窮族、皮族這些發展稍慢一些的部落,想要吃一頓麵食還比較奢侈。
而部落也不可能為了某個人的口腹之慾專門磨面製作一頓麵食。
在這種群居同食的大鍋飯狀態下,個人的慾望被無限的壓制和忽略。
而對於那些手中已經有了一些錢財的獵人、軍官和官員階層來說,偶爾想吃一頓好的卻是有錢也沒門。
但眼下,兩個橫空出世的新奇餐館,極大的滿足了他們的需求和慾望。
因此在商業街開業的當天,兩個餐館就成了整個王城最熱鬧的地方。
成群的官員、軍官、獵人甚至還有不少閒人,把兩個餐館圍的水洩不通,紛紛掏錢要進去吃上一頓,熱鬧之下自然迎來了更多王城民眾的圍觀,直接造成了第一次王城交通擁堵。
徐晨都沒想到會出現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