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蠻族雖然還帶有濃郁的野獸習性,徐晨很難將他們和巴國的幾大族群等同,但不可否認,這些蠻族已然進化到了文明部落的狀態,桀驁野蠻的同時,也已經具有了獨立的語言,學會了建造居所和製造工具,也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優勢擊敗敵人。

….

這蠻荒的原始密林就是他們的主場,對於已經脫離山野樹林生活的巴國所有部落來說,這種環境已經變得越來越不適應。

現在各部落的獵人最喜歡的是騎馬射箭狩獵,在空曠的地方追逐野獸奔跑獵殺,但在這些地方,只能用腿腳與野獸和敵人周旋爭鬥,弓馬或許還是具有極大的威脅,但卻發揮不出真正的優勢。

再次修整一夜之後,第二天一早,在休族飽餐一頓早飯之後,所有人整理好裝備,攜帶好飲水乾糧,然後按照部署分成三路出發。

因為有熟悉當地地形環境的休族和羽公族部落的聯軍當先探路,大軍行進的很快。

這和當初休族探索不一樣,而是有大致目標和大致熟悉的路線,因此雖然山嶺縱橫河溝交錯,密林之中更是荊棘如網巨木參天,野獸蟲蛇層出不窮,但一天下來也走了至少三十里路。

在行軍途中,前中後三部之間,也不斷透過人員和各種熟悉的鳥獸叫聲進行溝通交流,使得彼此之間也在加快熟悉,快速適應這種密林行軍作戰方式。

這次搶奪鹽礦徐晨並非必來不可,但鑑於鹽礦對巴國的重要意義以及以後鹽礦的開發,徐晨決定親自來實地勘察部署後續的開發工作。

作戰這一塊兒他基本上不會太過干預。

雷和龍都有各自獨立領軍征服過大型部落的經驗,帶領的獵人團隊對這種陌生的環境也有極強的適應能力。

因此這次征服蠻族徐晨只會做一些統一部署,具體的戰鬥他不會指手畫腳。

除非是遇到極其危險的事情。

但接下來的行軍途中,除開遇到一些大型野獸和偶爾出現的一些未知情況

之外,整個過程非常的安全。

日出而行,日落而息,羽公族獵人負責探路,雷帶領精銳獵人居中策應,徐晨在龍帶領的五十位禁軍護送下尾隨而行,一路安排禁軍負責打獵生火紮營學習長時間的野外行軍訓練,同時他也在不斷的觀察沿途的環境狀況,在地圖上針對一些有標誌性的環境做一些標註。

而在行軍途中,徐晨也一路發現了不少野果、藥材、香料和可食用的植物等資源。

其中最讓徐晨興奮的是發現了一種類似辣椒的植物。

這種植物有一米多高,類似荊棘,結寸餘長如同手指一樣的紅色果實,味道帶著一股獨有的酸辣。

經過他試驗品嚐之後覺得,這種野果雖然辣的並不正宗,但絕對可以代替辣椒,只是產量有些讓人無語,一根荊棘藤上,也就稀稀拉拉結三五顆果實,不過好在這原始森林中數量不少,只要仔細尋找,有時候能夠成片找到。

另外他還發發現了一種丈餘高的灌木,長得非常像柑橘,結的果實也像,只不過果實只有鵪鶉蛋大小,外皮橙黃,剝開有明顯熟悉的柑橘味道,但果肉很小不說,味道也很酸。

….

跟隨的許多禁軍和獵人嘗過之後,一個個呲牙咧嘴紛紛表示太難吃了。

不過徐晨卻沒有放棄。

他確定這一定就是古老的野生柑橘,帶回去好好種植培養,說不定慢慢就能改良出味道比較正宗的橘子來。

橘生淮南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

柑橘是對於芸香科植物的一個大類統稱,土壤氣候和生存環境對味道和大小的影響非常大。

說不定在這潮溼遮陰的原始密林之中不好吃,弄到拱火盆地陽光充足的地方種植就好吃了呢。

除開這兩樣徐晨最驚喜的發現之外,原始森林之中還有不少蘑孤,認識的就有猴頭和香孤等好幾種,而各種野果和山藥等可食用植物遍地都是。

因此數百人規模的原始族群生活在這種大森林裡面,是能夠保證充足食物的,就像非洲熱帶雨林中的那些原始土著,因為食物充足,所以進化的動力就很小。

不過這是眼下氣候溫暖溼潤萬物繁盛時候的特色,若是遇到地球開始大規模的氣候變化,冰河紀來臨,造成大量動植物毀滅之後,人類不得不離開森林,開始往平原河流區域遷徙,透過耕種勞動來獲取足夠的食物。

所以人類文明發展,不光是因為群體規模擴大食物需求更多,還因為地球環境開始發生惡劣變化,推動人類不得不進化。

牧塵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