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達羽公族之後,徐晨召集所有將領開會,再次詳細詢問了鹽礦的情況,修整一夜之後,第二天一早,數百人浩浩蕩蕩沿著一條修建的馬路直奔休族而去。

休族人口只有一百多,在羽公族東南方向七十開外,中間還隔著一個叫勝的部落,人口兩百多人。

不過馬路只修到勝族,繼續往前就是那種徹底的蠻荒原始森林,只有一條十分難行的小路。

整整一天的急行軍之後,三百餘人的大軍到達休族。

在這裡,徐晨召集休族獵人和所有軍官再次開會,詢問眼下蠻族的大致情況。

不過休族獵人也說不上來太多有用的內容,只是簡單介紹了通往鹽礦大致區域的環境和少量蠻族的情況。

從休族到蠻族領地,大致就是一百里左右,休族此前探索過程花了很長時間,雙方正式接觸也只有一次,而且因為交流不暢很快便發生了劇烈衝突,雖然休族獲勝,但也失去了和蠻族繼續交流的機會和渠道。

第二次羽公族大巫安排部落聯軍攻打蠻族,但面對這些常年生活在原始密林之中像猴子一樣的陌生種族,也並沒有討到太多好處,不僅沒有找到鹽礦的具***置,還被蠻族襲擾數次,死傷十餘人只能退兵。

這裡的蠻族和蒙族附近的蠻族差不多,在很久以前或許就是同一個種族。

眼下依舊還是穿著髒亂的皮草和破爛的木棍長矛作為武器,語言也極其晦澀簡單,幾乎無法正常交流。

在發現了休族獵人的蹤跡之後,對方就像野獸一樣對休族發出各種警告甚至攻擊,但在休族帶去的陶器誘惑下,這群蠻族還是放鬆了一些敵意和警惕,在一番艱難的比劃交流之後,蠻族人終於明白休族人的目的,並且真的拿出來一些鹹味的石鹽。

在這個地廣人稀的時代,在遠隔部落上百里的陌生密林之中發生陌生族群本就像是撞大運一樣。

而能夠得到鹽礦的訊息,那更是走了狗屎運。

就算是在徐晨穿越前的高科技時代,在衛星滿天飛和各種高科技儀器的配合下,想要在深山密林之中找到一座值得開發的礦藏那也是充滿艱辛,更別說眼下這個蠻荒原始的時代了。

因此徐晨對休族和羽公族的兩次失敗並沒有任何不滿,反而是把參與探索和發現鹽礦的獵人和軍官大大褒獎了一番,表示這次找到鹽礦回去之後,一定會論功行賞,這一下就把休族和羽公族所屬幾個部落的獵人和軍官興奮的嗷嗷叫喚,鬼哭狼嚎的擼起袖子表示這次他們要打頭陣,一定會幹掉蠻族找到鹽礦的位置。

既然軍心可用,徐晨也沒打擊羽公族人立功心切的積極性,在經過一番商討之後佈置作戰方案。

獵人隊伍,都由雷統領,羽公族各部組成先頭部隊負責前方打探和引路。

….

發現蠻族行蹤之後不要著急攻打,而是儘量安排蒙族和前來協助的蠻族負責交流溝通。

雖然是掠奪戰爭,而且事在必成,但在陌生複雜的環境中作戰也並非巴國的強項,因此徐晨想在以德服人之前儘量採取懷柔政策,以談判和交流為主,爭取儘量減少傷亡。

畢竟這個時代的人太稀缺了。

尤其是在這南方原始森林之中,羽公族自身發展都無比艱難的情況,要控制如此遠距離的一片區域更是難上加難,最好的結局就是採用和蒙族一樣的方案,這樣既不增加殺戮和仇恨,也能獲得大量熟悉密林生存和工作的免費勞動力。

這些南蠻種族如今依舊帶著有強烈的野獸族群習慣,距離真正的文明還非常遙遠,若沒有外來文明的影響,數千年甚至上萬年都不會有太大的進步,更或者會因為疾病瘟疫和其他原因,就像五鬼族一樣,最終湮滅在這

蠻荒的原始森林中根本無人知曉。

不過想法歸想法,但有過幫助蒙族征服蠻族搶奪鹽礦的經歷之後,徐晨也知道這些蠻族不是能夠輕易溝通和馴服的目標,因此先禮後兵只是預備方案

他這次帶這多人來不是為了看熱鬧的,而是要一次徹底解決這些蠻族,將鹽礦據為己有,以後不能產生任何動盪。

要想真正一勞永逸的達到順利將鹽礦佔據長久開採的目的,那麼這裡的蠻族只有兩條路,一條是徹底歸服,一條是徹底消失,不存在第三條路可走。

只要發現對方的聚集地,徐晨絕對不會允許他們大量逃脫,為以後留下一個極大的禍患。

因此在安排羽公族一群不久前曾經和蠻族發生過沖突的獵人隊伍充當先頭部隊的同時,徐晨將帶來的精銳獵人主力交由雷帶領,緊隨其後做好預防,一旦溝通不成,則毫不猶豫的展開攻勢,絕對不給蠻族任何機會。

至於龍率領的五十位禁軍,則主要負責壓陣和照顧後勤。

這些年輕獵人大多都只有十五六歲的年齡,在各部落也剛成為獵人不久,還算不上主力,雖然精選的都是身強體壯的勇武之輩,但卻都還沒有參加過大型戰爭,最多也就是在各自部落參加狩獵活動。

徐晨這次帶他們出來的目的一是增長見識,而是跟隨學習如何在複雜的陌生環境之中生存作戰。

無論是雷和龍這些老牌的獵人勇士,還是各部落挑選的獵人和隨同而來的軍官,都是歷經過多年訓練和參加過至少一次對外戰爭的人員。

戰爭和狩獵的區別就在於目標所具有的智慧完全不同,狩獵失敗,最多是看著野獸逃脫,但戰爭失敗,可能就是滅頂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