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造鼓(第2/2頁)
章節報錯
製作方法十分簡單粗暴,徐晨也知道光靠這群剛剛轉職的原始木匠是無法完成這個難度任務的,因此指點他們先用很厚的木頭拼湊出來一個近乎於實心的粗大木柱,外面刨圓之後,用專門鑄造出來銅條箍上兩圈,再用鑿子將中間多餘的木頭不斷的鑿空,如此反覆一層一層的鑿下來,最終留兩厘米左右厚度的桶壁,就是鼓桶了。
雖然並不圓,甚至看起來有些歪歪癟癟,外觀也製作的十分粗糙,桶壁也很厚,但整體來說,這個鼓桶已經有了幾分樣子。
鼓桶完成之後,距離巫主大會只剩下了七八天。
徐晨放下其他的安排,開始完成這件對人類文明影響巨大的樂器。
樂是中國古老的傳統,而鼓位居八音之首。
不過在禮樂盛行的周朝,君王貴族一般用到的是銅鼓,用青銅鑄造而成,敲擊聲音沉而不散,配合鐘磬,稱之為金石之音。
而民間音樂愛好者和普通計程車大夫階層,不能用青銅器,因此只能用琴瑟琵琶等樂器,謂之絲竹之音,而配合絲竹敲打的樂器就比較多了,最常見的就是缶。
所謂缶,就是陶鼓,或者說就是一個陶罐子,敲打的時候發出鼕鼕有迴響的聲音,類似於鼓,因此適合輕鬆的飲宴和聚會場所,敲打聲音比較清晰明快。
到了戰國時期,禮崩樂壞,貴族和平民士大夫階層之間的禮樂界限已經不那麼嚴格,樂器的使用也就混亂起來,只要有錢有勢,商人都敢在家聽金石之樂,而君王諸侯,也開始在宮中聽絲竹之音。
傳言刺客荊軻,就擅長擊缶,據說頗得始皇帝喜歡,因此荊軻也才藉此接近始皇帝。
另有秦趙澠池會盟,藺相如逼迫秦王為趙王擊缶,也是一段很知名的歷史典故。
可見打擊樂這種東西,無論百姓還是君王都非常喜歡,主要是就地取材,簡單而直接。
這就和許多人酒宴聚會喝到盡興就拍桌子敲碗是一樣的道理。
因為民間也有大神,能夠用碗敲打出優美的音樂。
而皮鼓,就是各種打擊樂的升級加強版,而且品種和制式多樣,用途也十分廣泛。
軍隊有戰鼓,擂鼓而進,聲音沉悶穿透力極強。
盛大的祭祀活動,會用到聲音渾厚的大鼓。
至於民間一些喜慶或者祭祀活動,則鼓的種類就亂七八糟了,手鼓、腰鼓、鈴鼓、撥郎鼓等不一而足,大小樣式各自不同。
實際上,在眼下的原始部落時期,其實也是又打擊樂的,比如胸膛肚皮甚至胳膊腿,然後各種石頭木頭,反正萬物皆可敲打,只是看心情好不好。
心情好就打自己,心情不好就打別人。
如果一群人心情好,那就鬼哭狼嚎的捶胸膛唱歌跳舞,如果一群人心情不好,那就群毆互捶,反正一定會有聲音。
另外,獵人出門狩獵,若是在森林中遇到兇勐的野獸,他們還會勐烈敲打一些空心的樹幹,發出砰砰沉悶的聲音嚇唬驅趕野獸,而這就是最古老的鼓音。
陶鼓這種東西徐晨自然不屑為之,因為陶器本身就不結實,估計就是一錘子買賣就報銷了。
銅鼓太浪費了不說,聲音也不夠震撼,。
有他這個掛逼存在,他決定一步到位做出來一面牛皮大鼓。
巴族要想獲的更多部落的尊重,就要不斷推陳出新。
去年春天故母節推出故母神,秋天的巫主大會建造神廟。
今年春天的故母節推出青銅銅器,這次秋天除開一條新建的馬路和馬車之外,徐晨覺得還需要一樣更加特殊的物品來震懾所有部落。
畢竟最為神秘的金色號角如今大家都熟悉了,雖然依舊帶有傳說中威力強大的神奇屬性,但畢竟已經不新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