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造鼓(第1/2頁)
章節報錯
徐晨眼下有一個想法。
烏族附近的野馬既然能夠被馴服,那麼是不是可以組織一支專業的捕馬隊,沿著烏龍江上下游去尋找打探更多的野馬進行圍捕,這樣既能打探四周更加廣闊的區域,摸清更多的部落分佈情況,同時也能收集更多的財富。
若是每個部落都有足夠的馬,則對人類往更遠距離的擴張和生產生活都有極大的好處。
這件事到時候可以交給龍去做,這貨似乎對於出門發財充滿了慾望。
而徐晨也需要培養起來一個可以獨當一面的領袖級人物。
按照眼下巴族和烏族日趨緊密的關係來說,烏族的壯大對巴族未來掌控其他部落也非常有好處。
拱火族和羽公族畢竟不太熟,可以支援他們發展工業農業,但在軍隊掌控方便,還是要剋制一些,不能讓他們發展膨脹的太快,保持技術領先和軍事壓制,讓他們一直聽話是最好的。
另外五鬼族倒是值得培養一下,不過這件事需要慢慢來,不能做的太明顯,不然會讓拱火族不滿。
對未來徐晨雖然有一個規劃,但人口規模、交通狀況、糧食生產等都嚴重製約了發展速度,因此許多事不能操之過急。
或者說急也沒用,來去不過百十里距離,但卻要耗費幾天的時間,這種交通狀況下任何事都快不起來。
因此他還是決定先把這一屆巫祝大會辦好,爭取從河對岸搞到一批野馬,這才是最迫切和現實的問題。
巫祝大會的事情安排雖然繁雜,但好在巴族也不是第一次舉辦這種超大規模的部落集會了,已經很有經驗。
甚至說,四個大型聯盟數十個部落上千人規模的超大型集會目前只有巴族有這實力舉辦。
從接待到駐紮場地再到各項集會活動安排,以前烏族基本就是放羊式的管理,幾個聯盟部落到了就丟在河灘上也不用管,所有人就自來熟的扎堆熱鬧起來,然後儀式開始,大巫出面主持一下狩獵比賽的儀式之後就是一場篝火盛宴,然後又開始放羊,兩三天熱鬧之後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但巴族有徐晨這個外掛存在,自然不會如此馬虎,因此從第一屆故母節開始,就將這種機會舉辦成了一場展示巴族實力的機會,而且接連幾屆故母節和巫祝大會舉辦下來,所有的環節都已經非常熟悉,籌備起來也就輕車熟路。
徐晨負責山腰的神廟和故母神像的翻新處理。
這是重中之重,畢竟神才是至高無上的精神信仰,別人處理不好。
從巴烏大道竣工開始,他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這件事上,每天帶著幾個工匠上山下山忙個不停,另外上山的路大半年沒什麼人來往,也需要清理沿途的荊棘藤蔓,有些被雨水沖垮的地方也需要修補整理一下。
小女巫姐妹每天聚在一起,帶著一群年輕女人彩排祭祀儀式。
母巴和阿母則帶著女人們收拾房間準備接待前來的各族大巫和族長首領。
男人們則在風等一群軍官的指揮下,在河灘上規劃前來參會的部落駐地和準備搭建帳篷燃放篝火的木頭和柴草。
整個部落都在忙碌,甚至烏族還安排過來二十多人幫忙,畢竟他們的巫已經早早的就搬過來住在巴族了,這讓烏族族長既無奈也有些激動。
兩族大巫本是孿生姐妹,天天在一起生活交流,自己部落的巫既能學習到更多巴族的知識和技術,也能獲得更多神靈的卷顧。
巴烏兩族的關係,因為這條路的修通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融洽階段,兩族人幾乎部分彼此,每天車來馬往的觀光交流,交易各種貨物。
就連族長自己和一群家族首領,也是隔一天兩天就會坐馬車來一趟,上山參觀神廟或者幫忙清理修整上山的石徑小路,希望獲得故母神更多的庇護。
木器工坊,幾個木匠每天聚在一起砍噼削剁又刨又鑽,看起來非常熱鬧,不過幾天忙活下來,做出來的東西卻讓人摸不著頭腦,他們用木板做出來一個空心圓桶。
這個東西不是用來裝水的,而是準備造一面牛皮鼓。
按照眼下一群木匠的能力,製作裝水的木桶技術還差的太遠,無論是工藝還是密封性都無法解決。
不過圓桶也並不是那麼好做的,畢竟要把一塊一塊的木板拼接成為一箇中空的圓柱體很不容易,接觸面的傾斜度完全無法測量和掌控。
但畢竟只是個鼓,不是桶,這玩意兒就算密封不好,也並不會影響它敲響,最多就是聲音不好聽而已。
因此在一群已經能夠熟練製作實心車輪的木工反覆研究之下,用了三天時間,一個空心木桶還是製作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