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大力出奇跡(第2/2頁)
章節報錯
陶器並不像金屬存在所謂的熔點或者嚴格的成型溫度,只需要窯溫達到一定範圍,泥坯就會慢慢進入硬化成型階段,實際上就是將陶土中的矽鐵等元素燒融在一起形成琉璃化的過程,而琉璃並沒有固定的熔點,根據所含元素的不同會有極大的波動範圍。
但冶煉金屬完全不一樣,達不到需要的臨界溫度,根本就無法冶煉成功。
而且在冶煉過程中,要保證金屬銅融化聚集不和礦渣混合在一起,就必須有出渣的方法和分離銅的方法。
這些過程遠比把陶坯丟進土窯裡面用火乾燒複雜多了。
因此眼下先要把小土窯改造成一個能夠用來冶煉金屬的小高爐。
這對徐晨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不過好歹是受到過十多年高等教育的高階知識分子,雖然與金屬冶煉絲毫都不對口,但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冶煉銅鐵這兩樣人類應用最廣也最古老的金屬並不需要太高深的技術,全靠是大力出奇跡。
他相信只要高爐設計的差不多合理,然後用大火猛燒就完了。
簡單粗暴而且好用,就是有些費柴。
而眼下,柴草最不值錢。
雖然是草木最為繁盛的盛夏時節,但去年造房子砍倒幾百顆樹,山腳下遺留下了大量的樹枝,經過幾個月的風吹日曬,早就乾透,正好拿來當柴燒。
至於撿柴燒窯這種苦力活兒,他自然不會幹的,四個窯工最近也閒得一批,明顯長白胖了一圈,需要幹活兒這樣子才能保持體形和體力,不然養一身肥膘,不符合野人的審美情趣。
你說熱,抱歉,野人都不怕熱,他們只害怕打雷。
拿著陶板仔細研究兩天之後,徐晨決定剛開始動手。
先讓窯工把小土窯扒掉一部分,重新設計新的爐膛。
因為沒有煤和碳,全部依靠木柴加溫,因此這個高爐被設計成內外兩層。
外層是小土窯,內層是用火磚和黏土砌起來一個直徑兩尺左右的內膽,就像一個坩堝一樣。
為了獲得比較乾淨的銅,還要設計一個出渣口和一個排放銅汁的出口。
因為是第一次設計土法高爐,因此就算是徐晨心裡已經有了一些粗淺的想法,但在實際製作的過程中,依舊還是會面對不少實際困難,因此在他的指導和帶領下,四個窯工反反覆覆的修改,用了足足四天時間,才終於將土窯改造完畢。
高爐修好之後燻爐用了一天,然後就是準備木柴和礦石。
木材雖然山腳下不少,但弄回來還是廢了不少功夫,要先砍成一根根大小合適的揹回來,這是四個窯工的任務。
徐晨自己則帶著古和舉把從烏族換到的幾百斤銅礦石清理出來,用石頭砸碎之後裝入內膽之中。
礦石處理完全部入爐之後,就是將乾柴在內膽和外爐之間一層一層填滿。
為了保證木柴能夠保持長時間的燃燒加溫,放進去的木柴儘量選擇粗大一些,並且為了充分燃燒,在堆放的時候還要架空露出空氣通道,保證氧氣的供應。
高爐冶煉,無論銅鐵最基礎的原理就是高溫下的氧化反應。
利用氧氣將礦石裡面的硫磷等元素透過燃燒釋放出來,剩下的就是金屬成分。
因此保證充足的氧氣供應是冶煉成功的關鍵。
土窯重新封閉爐門,爐膛塞進乾草點燃。
隨著滾滾濃煙再次在窯廠升起,徐晨終於是鬆了口。
成與不成,全看運氣。
而且這也是一錘子買賣,所有的銅礦石他一次性都用完了,雖然說起來有幾百斤,但實際上放進去內膽也就填了三分之一的樣子。
這種土高爐也是他近乎於臆造出來的,完全是瞎搞。
但他眼下也只有這一個方法。
而且他堅信大力出奇跡。
只要火力足夠猛,沒有什麼是燒不化的。
反正自己是野人,莽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