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還施彼身(第1/3頁)
章節報錯
復古的金屬銅管,底座是由金屬齒輪轉動。
當接通電源過後,電流沿著銅管沿著金屬絲線,閃爍著一陣白芒電光,
順著導線,也由此進入了核心地區。
一個巨大的玻璃罩中,裡面的玻璃容器因為電流接通後,隨之閃耀出一陣橘黃色光芒。
那耀眼的光芒立刻佔據了整個房間,光照程度讓人睜不開眼。
“如你所見,當我接通電源之後,它的光彩便立刻佔據整個房間。
它的亮度要比我們的電燈多出一大截,這東西如果放在礦井尚可,甚至是一些車站、廣場、戲院都需要高光源的地方,這種電弧燈倒是值得一用。
可你要說讓它走進千家萬戶,絕無可能。而且它的核心技術上與我們的產品有所不同。”
弗蘭教授用了十分肯定的語氣。
當著凃夫的面示範了一遍這件東西的使用方式,從創意上來說,的確有些相似之處。
同樣是將電能轉化為光能,以此達到照明效果。
但從結構來說卻不盡相同。
“有哪些不同?”
“電弧燈的發光方式,實際上是利用兩個靠近的電極在空氣中產生的電弧,達到發光照明的效果。
但你的電燈則是令玻璃燈泡裡呈現出真空狀態,再利用電力激發鎢絲的熔點達到照明效果。
兩者可以說截然不同,根本不存在抄襲一說。”
不愧是發明家出身,在極短的時間內,弗蘭教授便摸清楚了西姆工業這件專利與電燈的不同之處。
這兩樣東西乍看之下很相似,但它們卻完全不在一個技術層面。
聽懂了教授的話,凃夫才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這件專利絕對是蒸汽時代的科技結晶,可由於自己的到來也讓它遠跟不上時代。
在搭配的銅管和鋼鐵底座還有裡面複雜的導電管後,這肯定讓每一臺的製造成本直線上升。
在盯著那顆造型古怪的電弧足有好幾分鐘,他冷不丁的問了一個問題,
“先生,它的使用壽命和造價如何。”
“極其高昂。”
弗蘭教授張口,“單個的製造成本就不是小數字,6、7普爾,算上人工費用,生產線維護,銷售渠道層層下去,最後賣給顧客的恐怕也只比煤氣燈便宜一些。
何況電弧燈的亮度太過刺眼,適用範圍絕對沒有多大,只有特定地方有所需要。而更重要的一點是,它的使用壽命極短?”
“有多短?”凃夫好奇抬頭。
“你大概無法相信,它明顯被閹割過了,這種材質的燈芯在碰撞之後,很容易損壞,有趣的是即便過了一年他們也仍然沒有替換,這一點也不難。
現在的電弧燈壽命恐怕不到100個小時,甚至更低。
西姆工業打得一手好算盤,本身就是一次性的消耗品,使用廢掉過後,只能在同一家再購置新的產品。”
作為專業人士,這些東西並不難判斷,從電弧燈使用材料的磨損程度,再透過一些計算方式,稍加實驗就能得出結論。
不過。
產品的閹割也是大企業慣用手段之一。
相比之下,電燈的使用壽命至少在500個小時以上。
這還是戴維在知道這件發明後特意提醒他,以後一旦生產,最好別再將精力花在改善核心燈絲壽命。
照明1000小時以上的電燈,不如兩個500小時的電燈,成本不變的情況下,利潤至少能再翻三成。
這樣的利潤差額足以讓所有商人鋌而走險。
他建議最好在閹割一番,穩定在300個小時左右是個好選擇。
這個價格比跟煤氣燈或是電弧燈比較,民眾一樣能買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