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見多識廣的凃夫,稍微一覽校內的環境,也必須承認自己被密大校園獨有的風氣給吸引住了。

沒記錯的話,今年密斯卡史塔克的全國統一分數線是640分,跟隔壁哥大的分數線相差無幾。

如果當初沒拿到特殊考生名額,凃夫甚至還差了二十幾分。

同樣的分數和地區,考生願意選擇維勒多這座偏遠鄉鎮, 沒點過人之處還真不一定願意來。

在凃夫眼裡跟貴族和大商人後裔扎堆的哥廷哈根大學相比,密大的學生更純粹一些。

他們更享受知識帶來的快樂,喜歡從百萬冊書籍古典中窺探真理,喜歡這種自由開放的學風吹遍了學校每一個角落。

鍊金學不斷嘗試會看似瘋狂而危險的實驗,實則是對於真理一次又一次的探索,

古生物研究的學生因為一具申請到手的古代生物標本而興奮得手舞足蹈。

還有那群機械與技術學院的男生們,更是因為拼接組裝出可以戰鬥的“蒸汽人”而專門舉辦一次儀式感十足的機械科技拳擊賽。

不止如此,在密大即便兩個不認識的學生在討論某一論題時, 都會爭得面紅耳赤。但爭論過後,不論對方的身份高低而握手言和。

這樣的學術氛圍和學生不由讓凃夫肅然起敬。

當然,除了醫學部的魔鬼學生。

那群試圖培育“防寒蚊子”的傢伙們就該下地獄。

“溫妮,不得不說我開始有點喜歡上這裡了。”

凃夫直到觀看完技術科學院舉辦的一整場比賽後,對著旁邊的小個子女士坦露自己的真實想法,

“來之前總聽說這只是間鄉村學校,除了所謂的‘底蘊’跟實在沒有什麼值得跟哥廷哈根大學相提並論。”

“我能猜到卡佩先生你會說這種話,因為真正的天才只會來維勒多,也只會選密斯卡。”

溫妮·達洛並沒有因為這句話而驚訝,這位話癆的姑娘大談起兩校的對比,“過去一百年裡,密大學子為這個世界貢獻了太多,改良蒸汽機,製作鐵甲船圖紙, 又推動了大航海,然後才發現了南大陸……像這樣的案例數不勝數, 因為只有在密大有這樣令人羨慕的學術環境,

而反觀哥廷哈根大學只是權術者們的最愛, 強挖七校聯盟的教授和每年給予各州前幾名考生豐厚的獎金增加學校吸引力,那裡的不少學生對派對和社交的迷戀得過分,這樣的人註定不會有什麼大作為。

儘管這樣說不太好,但我認為哥大實在沒資格與密大比較。”

不愧是考古學專業的高材生,溫妮開始講述起歷史上密大對拜亞甚至對人類社會的貢獻,兩校出來的名人,言語中夾雜著對哥大的嗤之以鼻。

不過她說的大部分倒也是事實,哥廷哈根在招生宣傳會後多次聯絡凃夫,並許諾優厚的報酬讓他選擇就讀哥大。

這樣的鬥爭絕不侷限於學生之間,更是教授和管理層之間的高層博弈,這牽扯到拜亞正統學術的之爭。

哥大早期為了崛起從七校聯盟內部砸錢,尤其從密斯卡挖過去不少學者教授,這才有了起初的成績。

這些年來那座屹立城區的頂尖高校靠著王國的財力支援更是穩步上升,到今天已經隱隱有超過密大一頭的趨勢。

有事沒事貶低隔壁那座名不副實的大學已經不是傳統,幾乎成了哥大和密大的某種政治正確。

所以,如果哥大學子聽到類似的話,也會毫不猶豫反擊某鄉鎮普信學校也敢來碰瓷哥大,真下頭。

幸好蘇菲沒在這,不然依她的好強心肯定會跟溫妮爭論一番。

“學到了,下次見到蘇菲就按這套言辭去說。”

一天一個學到一個吵架小技巧的凃夫,都開始期待起溫斯特小姐聽到這番言論被氣得臉色煞白的模樣。

從招生處大樓一直走到學生公寓樓, 幸好這一路有話癆屬性的溫妮不斷跟凃夫談論著各種關於學校跟哥大的爭鬥事宜,不至於讓路程這麼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