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能來這裡的倒不是說能力有多強,幾乎都是那種性格不錯的老好人,被推來推去後便稀裡糊塗來迎接新生了。

“多謝。”

凃夫本能開口想叫一聲“學長”,卻很難從詞庫中找到這樣的詞語。

在北大陸的學校裡似乎就不存在學生之間的帶有上下級的稱呼,自然也就不存在以往他上大學畸形的學生關係社會。

“人文社科學院,考古學專業,凃夫·卡佩……”

當那人讀到最後一欄的名字時,剛剛疲倦在這一瞬間頓時消散,用看怪物的眼神看著這個樣貌帥氣的大男孩,眼中盡是不可思議,

“你就是凃夫?那位發現雙縫實驗的奠基者?”

在他這一聲低呼過後,旁邊不少招錄處的學生也同時一驚,別看那起實驗在哥廷哈根民間的傳播度不算廣,凃夫這個名字不算很知名。

但來此的學生家世背景都不錯,他們接觸多是上層的資訊,又有誰不關注學術界的專刊,甚至在來之前家中長輩便叮囑要提前結交學校裡哪些有價值的人。

雙縫實驗地點來自一個叫利茨的名不見經傳地區,凃夫的名字比那座城市更加出名。

“除非還有一個叫做凃夫·卡佩的學生。”凃夫用幽默來緩解尷尬,“不然我應該就是那個人。”

“天哪,實在不敢相信竟然真的是你,他們都說像你這樣的天才應該選擇自然科學院或者技術工程院才對。”

帶圓眼鏡的戴夫瞧瞧看了一眼自然科學院招錄處那邊的人,在這個名字出現在人群中時不少自然科學院的學生都露出幽怨的眼神,彷彿對這種級別的人才流失感到遺憾。

戴夫悄悄咪咪問道:“這是關於一個我私人比較好奇的問題,為什麼你會選擇學院的考古學專業?”

“為什麼要選考古學專業?”

這個問題其實在以前連凃夫自己都說不清楚,或許是因為盜用了托馬斯.揚先生的科研成果而負有罪惡感?

像凃夫這種厚臉皮當然不是因為這種無聊的道德審判。

他不是沒考慮過選擇一門物理或者化學方向的學科,然後靠著九年義務教育和高中三年的知識。

吃著曾經那個世界堪稱眾神歸位的索爾維會議的學術紅利,光是初期的一些知識便能讓他欺世盜名成為這個世界的知名學者。

當一個平平無奇的大學教授,躺在以往的功勞簿上混吃等死,那真是很不錯的生活。

這樣的想法其實一直維持到利茨那尊邪神的降臨,才真正讓凃夫改變了原來的想法。

這個世界處處存在著危險,未來國戰說不準什麼時候就要爆發,像他和溫斯特一家這樣綠的普通人,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成為某次報道中一串冰冷的死亡數字。

他可以什麼都不爭,可當危險來臨時他也什麼都做不了,羅曼大叔的教訓就在眼前,他不願重蹈覆轍。

所以凃夫必須變得強大,強大到能扛起自己這個小家庭。

走超凡之路是目前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

選擇密大的考古學專業也是為了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密斯卡史塔克大學在全球範圍內都有本校的渠道,甚至還有一條專門的海上航線。

這種便利的條件正是適合他日後探索一些危險禁區有一臂之力。。

冥冥中他總覺得冒險家的後期跟歷史學者有聯絡,哪怕沒什麼作用,至少挖掘第三紀的歷史也有很大好處。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凃夫想透過這些渠道和知識瞭解“聖瑪利亞號”的來歷,他總是害怕如果自己有一天無法掌控這艘船,可能會給這個世界帶來恐怖的災難。

“原因很簡單,或許因為我父母就曾是歷史學科教授,我希望能繼承他們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