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一套房(第2/3頁)
章節報錯
又經過了城際火車的一路顛簸,溫斯特家的才到達南部一個名為蘭斯區的地方。
關於此行的後續計劃,幸好叔叔早就確定了計劃,他早就聯絡好了這次來哥廷哈根的一家房地產公司的經理人。
在來之前便已經提前挑選了一家人未來的住宅。
“孩子們,準備歡呼吧,我們馬上要有一個在哥廷哈根屬於自己的家了。”
伊森臉上露出溫和的笑意,似乎對未來能留在這座城市充滿無限嚮往。
……
哥廷哈根南部,蘭斯區,貝克街45號。
到來的當天,在一位名為艾倫的資深售房經理的帶領下,伊森帶著他夫人和兩個孩子未來的住所。
這裡同樣屬於相當不錯的區域,距離中心城的距離有一段距離,但也屬於南部比較舒適的地段。
即便這裡不是貴族和資產階級大商人的主要居住區域,可從治安和環境來看依舊是地段不錯的住宅區。
在這位經理的帶領下,凃夫抬起頭看向這個未來的新家。
同樣是一棟複試住宅,白木柵欄,紅白牆磚分別覆蓋了上下兩層,尖聳的褐紅色屋頂上還留有一個哥特式尖頂,復古中帶著一絲新潮,類似的獨具匠心的設計不少。
面積僅比過去在利茨的那棟房子要稍小一些,同樣留有一個不錯的小院子。
“叮鈴~”
在按下門鈴後,艾倫經理將一家人引進了這座同樣有120個平方的雙層住宅。
他一邊帶人進來一變介紹起這裡的環境。
一樓有一個很不錯的大客廳,面積不小的採光餐廳,設施齊全的廚房,一間主臥、一個盥洗室和一間地下室,院子外還有停放私人馬車或者蒸汽車的車位。
再往樓上走,分別是兩間自帶盥洗室的臥室和一間起居室,一間書房,開啟樓梯頂的側窗後還有一個坐北朝南的窗戶陽臺。
“溫斯特先生,我敢保證整個哥廷哈根沒有比這裡更合適的房子,一萬克朗的價格對於想在哥廷哈根居住的人來說並不算高,而且未來這片地區一定會有上漲空間。
您看,不遠處就是交通站臺,蘭斯區周邊就有學校、超級市場、醫院,最重要的是這裡離工廠的範圍很遠,保證不會廢氣排放影響到你們的健康。”
“你說的不錯,可一萬克朗並不是一筆小數目,我手頭的資金必須讓我們謹慎考慮。”伊森叔叔並沒有被說得昏了頭。
能言善辯的經理人面目中帶著職業化的微笑,像客戶吹噓起此地的優越性,“如果您準備的資金不夠充足也沒關係。
我們公司一向跟五大銀行的關係不錯,能幫您解決之後的貸款程式,您要做的只是付百分之二十的首付,按照百分之五的年利率,足有二十年時間還清,這樣的房價比起莫爾河的住宅至少看得見希望。”
“二十年的時間?”
艾倫經理的這番話讓一向精明的安菲兒嬸嬸聽到這樣的介紹都開始動容,她快速計算起這筆交易。
從銀行借貸八千克朗,首付百分之二十兩千克朗,按照年利率百分之5,分20年償還,考慮到利息浮動或貨幣貶值,最終購房的成本大概在一萬八千克朗。
折算下來每年要償還800克朗,月償還6070克朗,而伊森目前週薪加獎金在15克朗浮動。
這其實就意味著排除家庭日常開銷之外的金錢,伊森叔叔未來可動用的工資基本全都要匯入銀行。
這樣做的好處是,安菲兒夫人將暫時留住手裡三千克朗的流動資金,這筆錢是要用來購置門面然後運營火鍋店,成本費,人工費,前期宣傳、商用水電……
一旦開始營業每天都要大筆燒錢,不僅要還房貸還要付火鍋店的租金,這樣下去溫斯特家最多維持一兩年的光景。
如果在此期間火鍋店運營出現問題,那前期所有投資都會打水漂。
其實也存在很大的風險。
“艾倫先生,來哥廷哈根買房的人都是選擇貸款嗎?”
同樣仔細計算了一筆賬目,凃夫忽然問了這位經理人一個問題。
“也不是說全部,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人會選擇貸款購房,畢竟這是普通人一輩子唯一一次利用槓桿的好機會。”艾倫經理笑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