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思禮聽到吳昊的話,身體微微怔了一下,自己期待的那個時刻,終於要到來了嗎?

他還是儘量讓自己保持鎮定,等待著吳昊接下來的話。

吳昊又抿了一口茶,繼續道:“您知道的,我們之前不建議您太早回國,是因為那時候的各方面條件還並不成熟。

很多研究條件和儀器咱們都沒有,就算您回去了,怕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但現在這些條件我們都具備了,咱們的jf22風洞,已經裝配完成,是世界最先進的水平。

還有您知道的我們高階數控機床的發展,很多研究需要的高精尖儀器咱們自己就能夠生產。

當然,最關鍵的,航空發動機各個細分領域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您回去後,不再是那個唯一的長板,做的再好依然無法增加整體的盛水量。

我們現在每一個部分都已經做的還不錯了,現在您回去,將可以幫助我們補齊最後一塊短板。”

吳昊的話讓高思禮又震驚又好奇,他培養並送回去的學生一直讓空氣動力相比其他領域處在領先水平,怎麼會成為短板了?難道是因為吳昊口中經常提到的那個叫‘江凡’的科學家?

於是問道:“是因為那位江凡?”

吳昊點點頭:“是的,是他給我們帶來的,這次大推力航發新專案的推動,也是他在主導。”

高思禮還是有些懷疑,問道:“這次航發新專案,你們的預計推力是多少?”

吳昊笑笑:“60噸。”

“60噸。”縱使是高思禮,聽到這個數字後依然是嚥了一口唾沫,60噸推力是鷹醬最先進的ge9x發動機才能達到的推力啊。

而且也就剛研製出不久,還沒有來得及實際裝配到飛機上。

他是參與了ge9x研製其中空氣動力學的部分的,所以更是很清楚要達到這樣的推力,其中各部分的負載、材料和結構及原理的創新要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程度,完全是幾何倍數難度的提升啊。

但國內這塊沒記錯的話,兩三年前應該才算是剛起步,這才多久啊,竟然已經在追趕世界最先進水平了,難以想象。

高思禮沉吟良久,這才開口道:“那這位江凡可真是了不起,按照這麼說,就算沒有我這塊,已經是世界領先水平了。”

吳昊趕忙擺擺手說道:“不不不,高教授您別誤會,我們現在就是缺了您這塊,如果有您的加入,我們可以實現的推力將會在60噸的基礎上再增加很多。”

高思禮聽到這句話後連表情都不連貫了,愣了愣道:“還...還有增加?能增加多少。”

吳昊笑道:“根據他們的推算,如果空氣動力這塊能夠達到國際領先的同等水準,我們的航空發動機推力預計可以達到...90噸。”

“90噸。”高思禮剛喝了半口的水都嗆了出來,90噸是什麼概念啊,整個世界十年後的水平怕也達不到吧,至少得15年差不多。

“能...能達到這麼多?”高思禮覺得無法置信。

吳昊點了點頭:“是的,我們的科學界出了一位了不起的人,我之前和您說過我們的高階數控機床、晶片和新能源電池吧,都是他主抓的。

這是一位...驚世的天才。”

高思禮再也坐不住了,自己遠在異域,有些資訊果然還是閉塞了一些,沒想到國內已經發展到這個程度了。

按照吳昊說的,國內航發領域,相當於自己擅長的空氣動力這塊才是短板,才是制約整個發動機效能再上一個臺階的關鍵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