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彈城?”江凡聽過這個名字,但以前苦於為生計奔波,根本無暇去了解這些。

現在自己親身參與到了科技、軍事武器的研發建設當中,倒是頗有興趣瞭解一下,對院長道:“我們過去看看吧。”

一行人沿道路行進了一會,便來到了這座兩彈城。

透過院長的介紹,江凡瞭解到兩彈城是華夏物理研究院,也就是著名的九院的舊址,這裡見證了咱們核武器科技事業從起步到輝煌的全過程。

我們總過進行過45次核試驗,這裡就指揮完成了22次。

而在這裡工作的科學家們個個大名鼎鼎:鄧稼先、郭永懷、程開甲、朱亞光等,23位兩彈一星元勳有9位都曾在這裡工作生活過。

除了他們,還有16位院士,2萬多名科研工作者都曾把青春奉獻給了這裡,隱姓埋名,為國奮鬥。

江凡跟隨著院長探訪這些功勳前輩的舊居,也是感慨良多。

最後來到了東南頭一片平地上,也是一所舊居,但江凡發現,這個舊居的碑前,此刻一個老人正坐在輪椅上良久地注視著碑文上的文字和碑上方的雕塑頭像,時不時地還用微微顫抖的手輕輕撫摸著雕像的鬢角。

而在老人邊上,除了他家人打扮的人,還陪同著兩位星徽,江凡看了一眼,竟然都是將銜。

對於那個雕塑頭像,江凡自然是知道的,那便是著名的兩彈功勳鄧稼先,一個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國家核事業的人。

而那位坐在輪椅上的老人,因為背對著江凡,看不清面貌,讓得江凡很好奇是哪一位,為什麼來這裡?並且有這麼高階別的陪同。

江凡喊院長一起過去想拜訪一下,但被兩位在外圍的戰士攔住了去路。

院長並不慌忙,從胸前口袋取出了自己的工作證,讓對方遞過去。

星徽正在陪同老人,突然接到了遞過來的工作證,開啟看了下,立馬也轉頭看了江凡他們一眼,很快便耳語了戰士幾句。

戰士小跑過來,讓開道路,擺出一個‘請’的姿勢道:“兩位請跟我過去。”

過去後幾句低聲寒暄,江凡從星徽口中才知道,原來坐在輪椅上的老人,竟然是兩彈城9位功勳中唯一還活著的一位:周光召。

周老看著鄧老鵰塑的頭像,眼中噙著點點淚花,嘴裡還在低聲呢喃:

“稼先啊,你還記不記得當初我回國後,第一次見到你就是在這裡。

你二話沒說就將一疊厚厚的檔案交給我,接著就詳細地跟我說起咱們原子彈工程的現狀。

當是用北邊留下的資料算核子引爆壓力,反覆算都算不對,你告訴我相信我能解決,然後你便又投身到其他模組的問題解決裡面。

好在我最後不負你所望,發現是北邊的資料有問題,然後你便直接讓我帶隊,建立了咱們自己的資料。

這就是咱們第一次的見面,幾乎沒說幾句話,但卻已經像多年老友一樣交心,然後便是20年的並肩作戰。

我記得第一朵蘑菇雲升起的時候你說過,這只是開始,未來我們不光核武器,還會在航母、在航天、在關係民族命運的各個領域都實現追平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