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兩彈城(第1/2頁)
章節報錯
江凡把這個問題拋了出來,眾人開始各抒己見。
會上有人開口道:“我覺得這個問題要慎重考慮,可以根據剛剛說的最新jf22超高速風洞裝置的各方面效能,重新選址,找到最適合它部署的自然條件,以達到最好的裝配效果。
因為這個風洞以後不光我們用,航天,導彈的測試都要用到風洞。
尤其是導彈,大家知道的,我們的東風17彈道導彈就是速度超過10馬赫的高超音速導彈。
而它採用的乘波體彈頭,可以在大氣邊緣進行滑翔飛行,走出大家熟知的‘錢學森彈道’,讓對手難以攔截,也都依賴於在地上做的風洞試驗對於氣流的模擬。
所以我覺得應該進行一輪全面的考察選址,挑選最優質的自然條件來建這個風洞基地。”
發言者的話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同,在航空航天領域,風洞試驗對於提高飛行器安全性有著難以估量的作用。
這麼重要的裝置,自然應該要在裝配後達到最好的效果。
但也有人提出反對意見,道:“這個想法沒問題,但也要考慮現實可行性,可能的地方都考察一遍,耗費多少人力物力不說,光時間就不知道要花多少。
一年,兩年,還是更久?
我們這個專案幾乎鐵定受到影響不說,包括其他航天器飛行器專案在這段時間的測試效果也必然大打折扣。
所以我們不能只考慮技術因素,還要考慮時間成本,另外還有人員成本和配套成本。
我們現有的配套設施和人力資源都是圍繞現有風洞選址打造了很多年的,如果再選一個新的地方,又需要遷移大量的專家和民眾過去,又需要大筆的資金建配套設施,划不來。
故而我的建議是,從我們現在的幾處風洞試驗基地裡挑一處,依託那裡的自然環境擇優建造。
那些地方當年本就是嚴格考察過各方面都適合建設風洞的,就算不是最優解,也至少是次優解,98分和95分的差距沒這麼大,所以我覺綜合考慮,就從現有全國的5處風洞基地裡選一個。”
他的觀點是獲得更多人認同的,包括提出jf22的專家也補充道:
“我們的裝置在研製時也是考慮了環境適應性的,沒有那麼嬌氣,只要是比較優異的天然環境,都是可以保證百分百的安裝效果的。”
專家的話為這個話題錘了定音,大家考慮的重點就放在了現有的5個風洞實驗室所在地。
江凡瞭解過這幾個實驗基地,此時也提出建議:
“放在吉林風洞實驗室怎麼樣?我們這次的專案除了商用大涵道比航發,也包含了戰鬥機的小涵道比航發。
而沈飛是專業做戰鬥機的,j15、j16都是他們研製出來的,後面他們參與研發這次的專案時,風洞基地離得近一點,也更有利於他們做相關的風洞測試,可以提高效率。”
院長琢磨了下江凡的話以後,也提出了意見:“江總設計師提出的這個想法是一個不錯的思路,而且東北還有老工業基地這個底子,咱們要考慮產業的聚集性。
不過按照這個思路的話,吉林風洞實驗室倒並不是最優的選擇。
相反,川省綿陽風洞群反而是更優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