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需要風洞測試(第2/2頁)
章節報錯
當然,江凡並沒有忘記,當時在演習基地看單兵外骨骼表演時,星徽們還提到了它可以應用的一個很重要的領域。
所以他緊接著便拿起電話,給那邊撥了過去。
......
航空發動機這邊,已經完成了各領域基礎技術資料的解讀,下面便是藉助這些基礎技術的成果,研究怎麼運用到航發上面,讓它的各方面效能用短短几個月到一年的時間,跨越別人30年到50年的距離。
而除了航發本身的研究,航發相關測試設施和場所的建設也提上了日程。
其中首要的,就是風洞。
因為這次研發的發動機預計的推力達到了一個驚人的程度,現有的風洞設施各項條件並不能很好支撐它效能的測試,所以江凡和航發院的一眾負責人員一起開會,討論下風洞的問題怎麼解決。
首先安排了人員介紹下整體情況,因為還邀請了幾位外部單位行政和財政的領導,所以介紹人前面還加了段關於風洞用途的說明:
“風洞一般稱之為風洞測試。簡單地講,就是依據運動的相對性原理,將飛行器的模型或實物固定在地面人工環境中,人為製造氣流流過,以此模擬空中各種複雜的飛行狀態,獲取試驗資料。
這是現代飛機、導彈、火箭等研製定型和生產的“綠色通道“。簡單的說,風洞就是在地面上人為地創造一個“天空“。
而我們這次研發的大推力發動機因為涉及到高空飛行,也需要風洞試驗進行相關引數的檢驗。
並且因為是超大推力發動機,在高速飛行下的氣流相對流速和變化與低速發動機面對的氣流狀況是完全不同的,複雜度不可同日而語。
也正因為這種情況,我們現有已建立的全國的幾處風洞裝置無法再支撐這種規模的航發風洞測試,所以需要大家一起看看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問題提出後,大家剛做交流,外邀的中科院力學研究所一位專家便舉手發言,道:
“這個不是問題,我們正在研究的jf22超高速風洞應該能滿足你們的要求。
它可以復現40到100公里高空、時速最高達10公里/秒,相當於約30倍聲速的飛行條件。
我想你們的航發推力再大,也不會超過每秒10公里吧,哈哈。
當然,我們一開始的設計主要是針對航天這塊的天地往返飛行技術領域的國家重大需求和高溫氣體動力學學科做的前沿探索,解決超高速飛行技術的試驗研究問題。
但如果咱們航發進度這麼快,那我們提前做一些適配性改造就完全可以滿足你們的需求。
這塊技術已經完善,目前就是在考慮部署安裝問題,部署根據實地條件,短的話也就幾個月時間,應該是能趕上你們新航發的測試。”
力學研究所專家的話給大家精神都為之一振,江凡也吃了一個定心丸。
這時下一個問題就出現了,建在哪裡?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