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熱材料叫做‘星巖’,能隔熱的溫度很高,而且其實在您研究的2000年代就有人做出來過。

不過他當時是發現了一個小行星墜落地球的遺骸,裡面有少量的外星物質,結合著這種物質才製作出的星巖。

但按您的要求,希望找那個年代可以大批次製作的新材料,這樣才能更好的表達那個年代的文化和特點。

所以我按照時間線尋找,在2040年左右,有人在那個星巖發明家孫女的髮簪裡,找到了星巖的配方,並利用除去那種外星物質的其他物質製作出了次一級版本的星巖材料,並做了大批次生產,隔熱溫度同樣可以在至少兩千到三千這個溫度上有著非常突出的表現。”

江凡面上微微點點頭,其實內心是稍稍有些驚異的,青年人提供的材料,竟然是大名鼎鼎的‘星巖’配方。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英國理髮師莫里斯·沃德據他自己說在廚房搗鼓出了一種材料,可以隔絕熱量,命名為‘星巖’。

而在1990年英國的一檔節目進行了現場實驗,將一顆雞蛋塗滿星巖材料然後用1200度火焰持續噴射,5分鐘後將雞蛋取出開啟發現裡面甚至還是生的,引起各界關注。

這還不是最厲害的,後來莫里斯又選擇了一個原子武器研究機構,拿了些樣品讓他們進行實驗。

經過他們的測試,這種材料竟然抵擋住了1萬攝氏度的鐳射束高溫。

要知道,太陽表面的溫度是5500攝氏度,這代表著如果把星巖塗滿整個太陽,那麼在塗層之外是一點溫度也透不出來的。

或者再延伸一下,如果在太陽系的外圈塗滿星巖,那麼就會是最理想的戴森球了。太陽散發的所有熱能都不會流失出太陽系,而且會讓太陽系在宇宙當中隱藏起來。

可惜的是後來莫里斯並沒有能夠把配方留下來,人們各種找尋線索想把重新制造出來也都以失敗告終,導致人類一直在高溫隔熱這道坎上舉步艱難。

當然也有人說,星巖其實不是地球上的技術,莫里斯用到了外星的物質,這也是他為什麼將其取名叫‘星巖’的原因。

而從江凡對於青年人的詢問,看來果然是結合了外星的物質,不然從那個年代的幾百度隔熱的水平一下子跳到一萬度,確實也是有點匪夷所思的。

而青年人給的這個星巖弱化但可量產的版本,對於當下很多應用場景應該也足夠了。

江凡想到這裡,對青年人說道:“可以,把資料轉給我吧,這次你想要什麼報酬?”

青年人眼睛亮了一下,笑道:“這次啊,這次我想要一面旗子,千年前咱們華夏的紅色旗子。”

“哦。”江凡明白了,這個年代華夏的旗子,自然是無比珍貴和莊嚴的,放到一千年後,說是絕世珍寶也不為過,所以青年人說要這個,沒毛病。

“好,我回去幫你尋覓尋覓,儘量能尋一面新一點的給你。”江凡想的是回去找人做一面就行了,簡單。

青年人聽後猶豫了一下說道:“額~,其實我想要的不是新的,那應該是一面在那個年代就已經比較舊的旗子,一面當年第一次插在永暑島上的旗子。”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