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真真假假(第2/2頁)
章節報錯
主流晶片仍然是矽基晶片,矽和貴金屬不同,是一種爛大街的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高達26.3%,僅次於氧。
而矽和氧一起,就組成了自然界隨處可見的沙子,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矽。
所以造晶片的第一步,就是要把二氧化矽還原成矽錠,再經過提純和直拉法,取出一個長長的矽棒,然後對這根矽棒進行切割研磨和拋光,片出一張張光碟一樣的矽片。
再送往晶圓廠透過光刻和蝕刻,雕刻出電晶體的物理結構,再透過離子注入和覆膜等手段,賦予其電特性。
這樣數以億計的電子器件及其對應的邏輯電路,在這些不斷重複的工序中成型,成為一張晶圓上的數百枚晶片,最後將它們切割分離,並進行封裝測試,就完成了一個個晶片的製造。
當然,用來製造晶片的沙子,不是工地上的那種河沙,而是矽含量更高的矽石,主要成分和沙子一樣是二氧化矽。
要從矽石到矽錠,再到磨砂款矽棒(多晶矽),再到鏡面款矽棒(單晶矽)。
這方面江凡倒是不用擔心原料方面像之前鋰礦一樣被別人卡脖子,畢竟工業矽產量我國第一,產量佔到了全球65%,真正的管夠。
尤其單晶矽產能,華夏達到全球93.7%。
看著好像優勢很多,但其實光伏級單晶矽和用來製造晶片的半導體級單晶矽,兩者是有區別的,最大的區別在於矽的純度,光伏級單晶矽的純度是6個9,也就是99.9999%。
而半導體級普遍要求10到11個9,也就是99.999999999%。
相差了好幾個數量級。
此外,在表面平整度、金屬雜誌等指標上,半導體級單晶矽也嚴苛很多。
所以整體而言,如果華夏想要完全自主地生產出高階晶片,需要整合的產業非常地多。
劉瑋屏江凡他們依據從工藝流程中剝離出來的工業體系,匹配出相應的企業,並對他們做了洽談邀請。
而且這個邀請並沒有偷摸的,就是光明正大地釋出邀請函件,包括對媒體都沒有隱瞞,甚至還若有若無地表現出故意想要把這個訊息透露出去的一些痕跡。
......
大洋彼岸,老者這邊也瞭解到了這個訊息,知道花偉召集眾多企業要謀劃自主製造高階晶片,並且透過在華夏的一些商業眼線做了確認,立馬召開了會議。
老者:“你們對於花偉突然的這個決定怎麼看?”
眾人一陣交頭接耳後有人說道:“我們認為他們在虛張聲勢,從他們的動作來看,明顯有故意洩露的痕跡。
如果真的謀劃搞一個大專案,怎麼可能保密做的這麼差呢?
而他們之所以這麼做,我想目的就是想給我們正在進行的,我們不能上他們這個當。”
眾人聽後也是一陣交頭接耳後均點頭認可。
不過大衛提出了不同意見,道:“我覺得我們還是要謹慎對待這個事情,你們忘了前不久新能源電池的事了嗎?我們也是覺得他們不太容易能夠壓倒我們,可結果呢?現在八成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都被他們佔據了,後面還會越來越多,更不要談高儲能動力電池可能帶來的其他應用了,我們可謂輸得一敗塗地。
不說這個,就說晶片領域的eda,我們又怎麼會想到他們突然就自研了一個完全不輸於我們,甚至還隱隱超過我們的熊貓eda產品。
所以對於這個來自東方的對手,我覺得我們再怎麼小心謹慎也是不過分的。”
大衛的話引發了一番討論,但很快就有與會成員進行了反駁:“大衛,你怕是被他們嚇破了膽吧,近幾十年才發展起來的華夏,怎麼可能比得過有著200年積累的我們。
至於新能源電池和eda,那只是意外,前一個本來我們也沒有絕對優勢,後一個偏軟體類,也更聚焦。
但現在他們在做的是什麼?光刻機、刻蝕機,這可不是一款軟體,而是一整套產業鏈,涉及大量的工業體系,你覺得他們又會一夜之間全部成型?
聽說過這句話嗎?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高階晶片也不是一天就能實現完全自主研發的,用華夏人的話說,你有點太杞人憂天了吧,哈哈哈~”
眾人聽到這個成員的一番陳詞後,也是一陣大笑。
老者也笑了笑,接著說道:“我的想法也是一樣,華夏這麼說只是策略,不可能真的把一整套體系都建起來。
但保險起見,我覺得我們可以把華夏企業裡的,讓他們也去參與花偉,看看到底怎麼回事,這樣就萬無一失了。”
“嗯。”眾人也紛紛贊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