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大豐收,有肉吃了,有酒喝了,就得打點架(第2/4頁)
章節報錯
紹興、金華鬧水災,百姓受苦,錢塘多出來的糧食,全部賑濟這兩地。
兩地太守賢明,有愛民之心,見守夜人如此慷慨,也都積極開倉放糧,竟然幫助百姓安然渡過此災,沒有引發大規模災民暴動。
軍民皆歡悅。
現在史斌和他的手下再怎麼微服私訪,也總能聽到民間百姓對守夜人的讚頌聲不絕於耳。
十室中,九家充盈。
受災百姓,找不到工作餬口的,一律編入軍藉,史斌又招步兵四千。
這天,紹興、金華太守來請示史斌。
紹興太守說:“大離朝向來是重農抑商,不許他們招工。可本地沿海,工作機會多,總有商人僱人工作,但礙於律法,都是偷偷摸摸的。”
金華太守則說:“如果依律處置他們,商人不能掙錢,朝廷少了稅收,農人也失去了打工餬口的機會。可是允許他們做這兩全其美的事,就違反了法律。”
倆人說完,不再說話,靜靜的看著史斌。
到底怎麼辦才好,天尊給個話吧。
“只要對老百姓有利,就放開讓他們做。律法,呸,這狗屎律法老掉牙了,早就與社會脫節了。”作為法律工作者,最煩的就是舊法律不能適應新情況。
從現在起,前推一千年,統治者忌恨新的生產方式,那還有情可原。
重農抑商也能理解。
生產力太低,可以改進農具,但又不能過分高階。
否則大量農人失業。
而田地總數有限。
因為那個時代,江南還是未開發的蠻荒之地。
現在不同了,自從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代,天天打仗,年年打仗,情勢變遷了。
北方連年戰禍,早已經不再是富裕之地了,不管你是否承認,經濟重心都已經徹底南移了。
有影響力的世家大族幾乎全部南遷。
封建皇權制度已經發展到極致,舊有的痼疾無法調和,而資本主義萌芽也在此時產生了。
發展商業,對朝廷、對個人,都是百利雙贏的局面。
二位太守,歡天喜地的領命而去。
反正不是我們下的令。
得罪朝廷,也是他們守夜人得罪的。
史斌早把他們的心態揣摩透了,但是沒必要說穿。
這個時代,人們本就是各懷鬼胎。
辦成了這件有功於民的大事,守夜人功德無量,問心無愧。
但是和皇權之間的矛盾,更深了。
深的不能再深了。
深到了無可化解,無可調和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