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伴君如伴虎(第1/3頁)
章節報錯
史斌不再主動開口,盡力做一個合格的傾聽者。
只要眼光盯著對方鼻尖的位置,即使你現在正在神遊太虛,在對方看來仍然會覺得你很專注。
雖然史斌大學本科讀的是法律專業,但這並不妨礙他知道這是那些做銷售的人必備的素質,這招在太子面前也一樣適用。
“……守夜人既然是為了對抗世家豪族而設,那就必須只能遴選普通人家的子弟充任。但這些人,表面上喊著為老百姓伸張正義,不畏強權,實際上,是因為他們痛恨權力,嫉妒權力!有時他們處事,根本就不是為了公平,純粹就是為了發洩!”
太子說到這,不說了。
那麼這個場景,為了不冷場,史斌就必須得主動發問了:“請太子舉例說明。”
太子身居高位,嘴上再怎麼宣揚著心中那些憂國憂民的偉大情懷,提到這些社會底層人的時候,臉上還是不自覺地浮現出不屑的神情:
“富人和窮人產生糾紛,守夜人不分青紅皂白,上來就推斷富人錯!把富人的財富斷給窮人!守夜人這麼做根本就不是為了公道!他們窮困一生,一旦掌握了權力,就仇富,仇官!想要透過摧殘有錢有勢的人,往死裡發洩他們心中的怨恨!史先生,憑心而論,你覺得這樣做對嗎?”
史斌這回給了他肯定答覆:“不對。富人不應該欺壓窮人,窮人也不應該覬覦富人的財富。這兩種極端都是要不得的。最理想的狀態是,兩個群體互不干涉,互不打擾。”
“史先生之論,就是高明!”太子這回誇讚史斌的時候,再怎麼刻意擺出禮敬賢人的態度,但還是在不經意間顯露出了居高臨下的態勢。
上次他再怎麼誇讚,手只與桌子持平。
這次他豎起大拇指的時候,手高高伸起,與史斌的腦袋平齊。
看來,他自己不可能感受到自己的失禮。
史斌沒空,也無意計較這些瑣碎細節,問道:“這樣刻意打壓富人的守夜人,多嗎?後來有沒有受到懲罰?”
太子怨恨地說:“極少,而且被其它守夜人合力剿殺了!但這種敗類,只要有一個,就足以證明守夜人這個組織,有巨大缺陷,不應該存在!哼,這還只是其中一個敗類,更有甚者,竟然敢殺皇族子弟!”
他們討論的至少都是一百年前的事了,太子說起這事,仍然義憤填膺。
看來他萬分忌諱這個事。
而折可存和武松,以及萬千民眾對這事萬分讚賞。
“那麼,太子認為,那個皇族子弟該殺嗎?”這個問題,史斌必須得問。他得深入瞭解下太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真正的樣子。
而不是裝扮成呂先生的樣子。
太子不忿道:“即使他犯罪該殺,皇族子弟也有免死的特權!豈不聞‘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守夜人明著是要維護公道,私下裡,只不過是為了博取直名而已!”
史斌意識到,今天這場會面很重要。
他會決定自己接下來的很多選擇。
折可存把守夜人說成神,太子把守夜人說成垃圾。
根據法理學大師約翰·奧斯汀博士的形式邏輯三段論推理,結論存在非此即彼的明確性。
兩個如此尖銳對立的矛盾觀點,無法同時存在。
真相是:折可存和太子的結論,只有一個是對的。
他又問了一個問題:“殿下認為世家大族,有哪些利弊?”
太子不傻,艱澀難懂,佶屈聱牙的《資治通鑑》,洋洋三百萬字,老百姓絕對讀不下去的書,太子已經廢寢忘食地啃過三遍了。
世家的弊端,就如同史斌剛才心中所想的那樣,太子全說出來了。
他心裡明鏡一樣。
但他裝著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