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沙樑子挖地窩子(第2/4頁)
章節報錯
取好了名字,首要解決的便是住的問題。
這難不倒劉振華。
當年能在南泥灣挖窯洞,今天就能在天山腳下挖地窩子!
地窩子是一種在沙漠化地區極為簡陋的居住方式。和字面意思一樣,就是在地面上掏個窩子下去。
劉振華拿起坎土曼,給大家夥兒做起了示範。
他先在地面上平平整整的挖下去個方形的土坑,然後再用紅柳和梭梭的細枝粗枝分別做成檁條和椽子。最後在上面鋪上芨芨草,化了些雪水和泥,壓在芨芨草上,形成一層厚厚的“草泥”,便算是地窩子的屋頂。最後在正中間留個天窗,就算是挖好了!
“只要比咱們以前挖的戰壕寬一點就行了,門口不用大,貓著腰能進去,能躺平了睡覺就行。另外千萬要注意凍土層!絕對不能用蠻力!得從邊緣上一點一點的把它撬鬆動了,再挖。不然再硬的坎土曼都得崩捲刃了!”
劉振華提醒道。
凍土層從地面算起,一直往下有90公分甚至1米多。凍土層裡混著戈壁石,有大有小,和凍土牢牢混在一起,是挖地窩子時最大的攔路虎。
“以後就不用睡大炕了!聽說迪化成立最好的飯店就是兩人一間,咱們在這裡也能享受!”
劉振華看戰士們對地窩子還有疑慮,出言調侃道。
地窩子不能挖太大,尤其這是為了臨時應付。只能挖個“兩人間”、“三人間”。再大的地窩子得等開春了去林地裡砍樹,把樹枝子撐在裡面當樑柱才行。不然地窩子就容易塌方,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劉振華自己帶著兩個班先挖出伙房,剩下的由指導員帶著挖營房。
“炊事班先生火做飯!其餘人執行任務!”
人是鐵飯是鋼。行軍了一整天,現在還要幹活兒,戰士們早就飢腸轆轆了。連隊從營地裡帶了不少饢當乾糧,炊事班長還帶了些白菜、胡蘿蔔、皮牙子,都是耐放抗凍的冬菜。
伙房最重要的就是位置。
做飯得生火,生火就有煙,所以伙房必須得選個通風好的地方。
不過風太大了也不行,吹得火勢滔天,會把伙房都一併燒沒了?這裡可沒有多餘的水用來救火,劉振華渴了也都是隨手抓一塊雪,塞進嘴裡。
劉振華走走停停,終究是找到了一處通風好又不直衝著風口的地方。
“連長,挖多大的伙房?”
住慣了營房的戰士摸不準具體的尺寸。
劉振華在心中大概估算一番,用步子劃出了大致的構架。
“就這塊見方的挖下去,差不多夠咱們用的!”
戰士們應了一聲,剛把搶支在一旁,圍城篝火狀,坎土曼已經啃下了一塊凍土地,虎口都被震的生疼。
劉振華點出了這兩個班中塊頭最大的幾人,成立兩個突擊隊,和自己一起先把這層動土挖乾淨後,再讓剩下的戰士們一鼓作氣的往下挖。
“嘶……”
“連長你沒事吧!”
一不留神,劉振華又拉扯住了以前的舊傷。
機槍手立馬上前把他扶到一旁休息。
劉振華拄著坎土曼,抹了把額頭的汗水,擺擺手示意自己沒事,讓他趕緊去幹活兒。
日頭正高,地溫也有所回升,正是一天中挖地窩子最寶貴的時間,耽誤不得!
略微休息了片刻,劉振華也重新甩開幫子幹起來。
伙房旁還要再擴出來一塊作為菜窖,劉振華用手中的坎土曼在伙房後左後側又劃出來一塊地方。
“炊事班長!”
“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