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劫的過去,艾歐尼亞的未來(第2/4頁)
章節報錯
在艾歐尼亞,領風者不可能走溫和路線。
只能用拳頭跟人講道理。
除此之外,沒有別的選項。
「...」易大師聽得一陣心驚。
艾歐尼亞有多少大地主?這、這得與多少人為敵?
如果要把這土地改革徹底推行下去,又得掀起多少腥風血雨。
易大師本能地不願去想。他在是否與領風者加深合作的問題上,也變得愈發猶豫。….
這時,李維就像猜到他心裡的顧慮一樣,繼續說道:
「我知道有人會覺得,這樣做太無情、太殘忍。」
「地主裡也有好人,也有靠勤勞致富積累家業的人,剝奪他們的土地有些說不過去。」
「但我們即便不去考慮,這種沒有任何罪行的大善人,在地主中間到底能佔多大比例...」
「我們之前在祖安做
改造工作的時候,就已經明確過一點:人的善惡好壞,不影響其所屬階層的進步或落後。」
「而單從經濟角度上講:」
「地主階層的原罪甚至不是導致社會不公,而是他們影響了土地的平均產出。」
為什麼土地,在地主手裡產出很低?
因為傳統的土地地主,就是這樣的一批人:
他們會把財富全部存起來,唯一的消費,就是改善個人生活:唯一的投資,就是兼併土地和放高利貸。
為什麼?
因為土地兼併和放高利貸,這兩種投資方式太穩定、太暴利,來錢太容易了。
投資建工廠、做生意,容易虧得血本無歸。而地主們只需要牢牢把握著土地和佃農,一邊收租一邊放貸,就能有穩定的租金和貸款利息收入。
貧農就像是他們圈養的奶牛。他們只需要佔據這片草場不鬆手,奶牛就可以源源不斷地為他們提供奶水。
有這麼穩定可靠的收入來源,地主們自然不想改變、不思進取。
而要提高土地平均產出,則需要對農業進行大規模的投資。
比如說,修水壩、水渠,完善灌既系統;買化肥,提高土地肥力;買裝置,提升生產效率。
貧農當然付不起這個錢。
大地主雖然承擔得起。
但化肥和機械裝置在落後農業國極其昂貴,進口需要花大價錢。他們可不會做虧本生意。
而修築灌既系統又是大工程,他們又很少有人願意做這種鉅額的長線投資。
畢竟,平時收租放貸就能穩定來錢,那還幹這勞心費力的事情做什麼?
「所以指望這幫地主老爺去推動工業化,是萬萬行不通的。」